在国家发改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对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下发的《关于一律不得将企业自主经营权事项作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两个文件做出了相关说明。
根据文件,今后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将一律不再作为前置条件,而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也一律不再作为前置审批。此举意味着国家层面正着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治理“审批难”,解决“审批多”等问题,是推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关键一步。对于营造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良好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行网上并联审批
罗国三指出,《方案》可进一步理解为项目核准制度改革,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实行网上并联审批,即网上办理。以中石油西气东输工程为例,据统计,该工程审批文件1000多件,用了4年才完成。而并联审批后,极端情况也就用20天。罗国三表示,网上办理能够做到公开透明,包括办理的条件、工作规则,将办事指南在网上进行公布,企业可以判断是不是符合条件,今后企业可以网上实时了解情况。
对于《通知》,罗国三解释道,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如果再继续作为核准的前置审批,明显缺乏法律依据。他强调,文件下发后关键是落实、执行。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率先开展了工作。
下一步,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相关部门将会成立两个专门小组,一个是制度组,负责制度的建设;另一个是技术组,主要负责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技术支撑。牵头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法制办。有关部门也都是责任主体,分别按照改革的要求完成相关任务。目前明确了发改委、中央编办主要承担组织清理、审核、确认;法制办主要负责修法,法律行政法规的修订,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
澄清7万亿投资传闻
会上,对于“中国政府会加快300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概总共会花7万亿元”的传闻,国家发改委做出了正面回应。罗国三表示,七项重大工程建设问题,要以正式、准确、权威的发布为准。目前,七大工程包推进比较顺利。
他指出,国家重大工程包是一个滚动推进的过程,除了七大工程包里面明确的2014年、2015年重点项目以外,后续还需要继续推进。根据《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通过创新投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导向,而不是强调政府要新增多少财政投入,刺激投资或者通过这个措施来对经济进行稳定。
当前,中央政府投资并没有增加总量,而是通过内部调结构,减少一般性投资,加强重点领域投资,来引导和加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