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暨高峰论坛,近日圆满落幕。
会议发布了2014年电子信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能力五十强企业、2014年度自主可靠企业核心软件品牌以及电子信息制造业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
业内专家表示,以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制造业创新网络等为特征的智能工业将引领我国经济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电子信息产业迎来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快速提升的时期。
发展高潮正在酝酿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和大方向。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指出,要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深刻认识产业发展形势的新常态;要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加快推动电子信息新技术、新领域的成长,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去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增速保持领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2%,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领先于同期工业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工业总体比重分别达到9.3%和7.2%,同比提高0.2和0.6个百分点。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曲维枝指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新一轮发展高潮正在酝酿,我国培育产业新增长点的机会已经来临。智能工业将引领我国经济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电子信息产业迎来技术和产业化能力快速提升的时期。
在政策的引领下,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等基础领域将健康快速增长,信息消费、TD-LTE、物联网等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企业要抓住产业转型的机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新兴领域引领发展
“目前新兴领域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工信部总经济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秘书长周子学表示。
新型显示产业方面,目前我国内地已有17条4.5代及以上生产线建成投产,国内面板自给率超过50%,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5%。移动智能设备方面,我国自主品牌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物联网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产业规模有望达到70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云计算方面,我国云计算市场继续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大数据方面,各界对大数据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入,应用路径逐渐明确,成功案例不断丰富,发展明显加快。
周子学进一步表示,电子信息行业从单一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形态发展为全产业链综合业态竞争,软件、硬件和服务迅速整合,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手机企业积极布局可穿戴设备。我国智能手机发展逐渐成型,部分厂商已具备世界级规模,具有挑战新兴领域的实力。小米投资20余家智能硬件相关公司,涉及网络摄像头、智能血压计等多个领域;联想发布了首款智能手环产品;中兴、华为也推出了可穿戴新品。
计算机、家电和通信企业增强全产业链智能化。紫光集团并购展讯和锐迪科,跻身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前列;海信明确提出以智能化为灵魂,大力推动旗下通信、家电产品的全智能化;海尔和阿里巴巴联手发布了海尔阿里智能电视;佳都科技全面转型布局智能化业务。
电子信息产业内新兴领域间的融合也不断加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之间跨界融合,单一产品生产制造为主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环境,跨界寻求新的市场、融合寻求新的优势、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积极付诸实践的。
周子学强调,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发展的新环境,政府、企业和协会都必须转找准方法、狠抓落实,推动电子信息行业做大做强,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政府应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创新、转型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行业发展做好服务。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