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这几年中国经济的降速很大程度上是必然的。这个看法更多的是从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持续下降这样一个判断出发的。
那么,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到底是什么情况?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过去十几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从2002年到2011年10年间,中国经济GDP增长平均是10.06%,到了2012年以后,突然降到8%以下,现在只有7%多一点。这种“断崖式”下降,被很多经济学家理解为经济转型的一个必然结果。他们如此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大概就是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即2008年以来,信贷扩张速度很快,但经济增速却没有上来。
这种理解是有缺陷的。应当认为,今天百分之7点几的经济增速,远远低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同我国的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人均GDP所存在的差距有关系。从东亚经济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往的经济增长轨迹可以看出,潜在增长率的回落应该是一个缓慢过程。中国GDP增幅从平均10%突然降到7%,这个现象说明一定是受到了外部冲击。
现在首要的是要把利息降下来,未来支付的利息规模即使不能完全停下来,起码也要让它慢下来。此外需要加大债务重组的力度,上世纪90年代为处理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大量“三角债”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今天应该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还要进行大规模债务核销。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家相比,我相信中央政府在财政上依然是稳健的,可以通过发行中央政府债券,用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去偿还这些债券,用这些债券补充银行资本金,解决银行庞大的债务负担。
总之,要改变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需要运用财政手段来摆脱债务困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里有望逐步回升到8%以上的现实增长率,而这个增长率才跟潜在增长率比较接近。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