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需引导好市场预期

添加时间:3/18/2015 2:50:59 PM 浏览次数:205

周子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显著下行压力,实现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并不容易。如果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到就业,那么中国将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政府“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引导好市场预期,坚持区间调控,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引导市场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积极,而货币政策方面宜突出灵活性和针对性。

经济新常态带来金融和货币政策新变化

中国经济时报:社会上包括地方政府对经济新常态是否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突出表现是什么?对于“新常态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什么看法?

周景彤:新常态不是说不要经济增长。我们看到“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关于经济增速,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虽然我国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下降到2014年的7.4%,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经济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二是为保持就业和社会稳定,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翻番目标,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仍然十分重要,未来10年年均增速要达到6.5%左右。

中国经济时报:经济新常态在金融和货币政策方面的表现有哪些新的特点?

周景彤:货币政策方面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为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更加注重稳定性和连续性,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二是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使用和创新结构性政策工具,坚持定向调控,突出灵活性和针对性。

金融方面主要表现在改革稳步推进: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预计未来还将在简化存贷款期限档次、增强存贷款利率的市场敏感性、发展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第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快。预计未来改革将围绕汇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中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调整“篮子货币”的构成和权重、外汇衍生品市场不断深化这四个方面进行。第三,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不断加快,市场化和法治化不断推进。预计未来将推进以股票发行注册制为核心的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研究推出深港通,健全多样化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经济和金融的新形势也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新变化,主要表现在金融的供给、需求、服务形式和监管等四个方面:一是复杂化的竞争格局。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金融供给主体不断多样化,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随着经济转型、消费需求增加以及民营资本、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三是网络化的金融服务。随着宽带传输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结合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这将明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四是严格规范的金融监管。危机后全球金融监管的理念和工具正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外的金融监管也日益严格,未来金融监管将不断规范和完善。

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多管齐下

中国经济时报: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问题应如何认识,如何更好地破解?

周景彤:融资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由于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资金成本快速上升,导致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二是融资链条拉长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三是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推高了无风险收益率;四是部分管理政策也间接导致了社会融资成本的上升。

面临融资难问题的主要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处于成长周期的早期阶段,业务规模有限,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健全等,中小企业往往较难获得贷款。要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需要坚持市场化原则,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多元化融资。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扩大定向降准范围;三是梳理并适当调整相关监管法规和政策;四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金融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商业银行也需要突破传统业务模式,解决需求和供给间不匹配的矛盾:一是创新信贷评审机制,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二是创新信贷审批流程,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时效要求;三是创新客户服务渠道,改善小微企业的客户体验;四是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丰富小微企业的服务内容;五是创新风险管理机制,保证小微企业信贷商业可持续性。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货币政策突出灵活

中国经济时报: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货币政策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周景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引导好市场预期,坚持区间调控,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引导市场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财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积极,实施重点可以考虑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大力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将水电、核电,铁路、港口、内河航运设施及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城镇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更多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三是不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将“营改增”继续扩大到生活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行业,完成“营改增”的全行业覆盖。四是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范围和规模,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加快针对税收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调整、构建地方税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步伐。

货币政策方面,近期央行进行了降准、降息,这是应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通胀、流动性和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变化的正常与及时的举措。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角度看,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宜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突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一是货币信贷要保持合理增长,为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防范债务风险加大可能引起的通货紧缩。但考虑到目前尚不存在通货紧缩,激进式货币政策不应成为近期最佳选择。二是考虑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制,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通胀目标定在1%—3%这一区间:如果CPI低于1%,货币政策倾向于宽松;如果CPI高于3%,货币政策则倾向于收紧。通过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区间制度,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引导公众预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