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在全省率先提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但在初步构建顶层设计后,佛山既需集中全市之力,培育、引入一批重量级的创投和资本技术对接平台,也应建立技术评价等配套机制,让不同层次的资本,寻觅到合适的“对象”,构筑金科产融合生态圈。
短短数日,佛山接连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驶入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寻找新常态下更多内生发展动力的佛山,希冀发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引发创新驱动资源的“核聚变”,使其成为佛山“换挡提速”的动力源泉。
金融链条之中,资本市场向来被视为金融、科技联姻最活跃的平台和渠道。当把金科产融合作为创新驱动的突破方向之后,佛山又当如何搅动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点燃资本联姻技术乃至产业的热情?
相比珠三角周边城市,以制造业起家的佛山产业底气十足,逾1.8万亿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盛名远播的制造业品牌,已然成为佛山制造的鲜明注脚;同样的,佛山全力引入技术资源,创新因子正在融入佛山制造的血液。
环首四顾,于金科产融合而成的创新驱动生态圈中,佛山的短板或许正在于一个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这一边,企业尤其科技企业对投融资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边,藏富于民的佛山,6000亿本土民间资本却面临何处安放的问题。
在广东省强力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语境里,业界对佛山充满期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建议,佛山应当通过引入、培育、合作等多种手段,建立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创业基金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围绕创新链布局资本链。
素来被视为创新最前沿的深圳,或可成为佛山的“他山之石”。深圳金融体系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以创投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市场的高度发达。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已然建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柜台交易、技术产权交易、技术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被业界认为“初具样本效应”。
尽管不在一条起跑线,但深圳的路径对于佛山仍有“攻玉”之效。如何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脉络之下,聚沙成塔,以创投打开本土庞大民间资本对接技术、产业的接口,搭建资本与技术共舞的平台,佛山还需探路。
这条道路上,佛山的足迹也清晰可见。报道显示,佛山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达226只,注册资本约384亿元,以打造资本、技术对接平台为标靶,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中德工业服务区中欧中心等更是多箭齐发。
虽然长袖善舞,佛山却欠缺集聚眼球的精彩节目。300多亿元的创投资本,仅为深圳十分之一;佛高区与“新三板”扩容试点失之交臂,更让佛企抱憾一时;来自银行业的间接融资,占到佛企融资总量的90%……所有这些都说明,佛山需要更大能量撬动资本市场。
佛山在全省率先提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但在初步构建顶层设计后,佛山既需集中全市之力,培育、引入一批重量级的创投和资本技术对接平台,也应建立技术评价等配套机制,让不同层次的资本,寻觅到合适的“对象”,构筑金科产融合生态圈。
数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出炉,“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支持”皆为重点篇章。站在风口,坐拥强大制造根基的佛山,怎能不御风而行?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