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消息 近期,一行三会监管不断升级,统一行动下不难发现其意图共同指向 "金融去杠杆"的目标。8月2日,中信证券固收团队对此分析称,去杠杆会使得银行和非银机构的配债需求减弱,流动性碎片化、周期化下资金面呈现紧平衡。
同时,央行"防风险"和"去杠杆"下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稳健,市场宽松预期落空下债市收益率也将得到回调,前期过热的债市有望回归理性,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2.8%底部中枢不变。
从监管层的一致行动,结合政治局会议上抑制"资产泡沫"的明确提法和引导资金"脱虚入实"的要求来看,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未来政策风险在加大,金融市场或迎来调整。
据《金融时报》日前刊文称,近期有显性化趋势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高杠杆及债务违约、资产泡沫化、银行不良资产持续攀升、股市和汇市波动四个方面。
为有效解决上述风险隐患,文中提及两个途径:一是牢牢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这一根本,严防资金脱实向虚;二是把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结合起来,实现风险监管全覆盖。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表示,唯有发展实体经济才能避免吹生资本泡沫,削减市场的不理性波动。而只有加强监管,落实金融改革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抑制上述风险的出现。
因此,在实体去产能和金融去杠杆的配合下,资金将流向有效的实体需求中,从而资金利用效率有望得以提高,"资产荒"得以解决。
“若杠杆长期不下,不排除出现短期流动性收紧的可能。而这将使过热的债市迎来调整,近期强势的做多情绪也会因此逐渐平息。”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表示。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