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王牌专栏,20年专注港股,金融名家齐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号。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持续下滑,面对越南、柬埔寨等国的竞争,中国过去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大批工厂倒闭,一些优秀的工人处于失业状态,订单外流。
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人口逐年下降,用工成本、资源价格压力明显高于新兴的服装生产国,企业在面临需求不足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图为2001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普遍低于货物出口平均增速
2017年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同比增2.15%,但明显低于全国货物出口8.3%的平均增速,更加低于全国出口总值14.8%的整体增速。
服装代工企业的应变和生产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服装代工企业已启动生产改革。
以运营优衣库的迅销公司的供应商——晨风集团为例,据了解,晨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梭织类服装生产企业之一。而在今年初,晨风沿用了30年的口号悄然改变:从“打造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服装缝制工厂”到“打造中国最有竞争力的纺织服装生态链”,几字之差,折射出企业和行业发展方向的巨大变化,即在服装行业,欲存活下来,单一的依靠单品发展越来越难以为继。
据日媒报道,晨风集团已决定投入20亿元,引进悬挂在衣架上就能管理并生产的服装的新系统,制造效率将改善15%。晨风集团计划将月产600万件左右的产量到2020年增加至1000万件。中国的人工费在上升,但在布料的采购等方面,中国也存在优势。中国企业正通过自动化和提高效率来抑制人工费,今后一个人即可完成以往需要多人承担的工序,从而防止生产流向孟加拉等国。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度,中国的每月的人工费已突破400美元,达到作为竞争对手崛起的越南的2倍、孟加拉国的4倍的水平。今后中国的人工费预计维持每年10%以上的增速,从中国迁走的服装企业正在增加。
在人工费增加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目前在中国生产的综合成本更低。在长期从事服装代工的中国,熟练度带来的高作业效率以及高质量正日趋突出。此外,不但布料工厂很多都在中国,同时作为消费市场,中国的存在感也在加强,无论是原料采购,还是产品的销售,中国都具有能降低物流费的优势。因此,能实现产销一体化、拓宽全产业链的企业将比过去单一产品生产更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仅是梭织类服装的代表晨风集团,中国最大的羽绒服制造商波司登为了维持在中国国内的生产,也在推进自动化。
波司登目前自动化率为20%左右,但该公司CEO高德康表示在数年后将提高至50~60%。波司登计划除了布料的剪裁机和羽绒充填机实现自动化之外,在物流方面,商品的分拣等方面也将积极利用机器人。虽然波司登在商讨计划在越南等国开展生产,但是高德康指出中国国内的生产也不可或缺。
在一些服装工厂在逐渐向海外转移的同时,生产自动化能否助推服装产业的升级而避免发达国家服装产业的“空心化”?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似乎正在迎来关键时刻。
作者:张欣然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