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慧
近来,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上演,多边主义世界贸易规则受到了挑战。而从国内看,尽管宏观经济数据走稳,但因地方债务、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出现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调低。有学者表示,中国的复兴梦正在走出中等收入最后阶段的结构变迁高速期,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走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他表示,我们要注意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前一个是政治层面的,要处理好同美国等大国的关系。后一个是经济层面的,要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两大陷阱正好对应着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两大挑战,即去杠杆与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我国下半年,乃至更为长期的宏观经济运行都取决于将如何跨越两大陷阱。从经济增长来看,结构性去杠杆可能影响房地产与城投平台的资金来源,进而拉低房地产与基建投资增速。中美贸易摩擦叠加海外景气程度边际转弱可能使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但消费有望维持平稳增长。
宏观经济面临的两大挑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升温。
鲁政委认为,要赢得第一项挑战,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结构性去杠杆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8年4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要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稳定和逐步下降。”而第二项挑战,反映出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影响下,全球贸易的趋势性流变已初步形成:全球贸易规则体系正在由“多边”向“双边”倾斜,主要发达经济体更加关注补贴问题,贸易行为的重点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转为纠正不公平贸易行为。
他表示,我国下半年,乃至更为长期的宏观经济的运行都取决于将如何跨越两大陷阱。其中,结构性去杠杆将直接影响信用派生的速度与结构、政府和企业的投融资行为,而中美贸易摩擦将影响外部需求和国内物价变化。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趋于下行
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增长率,鲁政委表示,将稳中有降。在结构性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趋于下行。
2018年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高于去年全年的7%和去年同期的8.8%。在房地产投资有所加快的同时,商品房销售却在放缓,前5个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1.8%,比2017年全年的13.7%和去年同期的18.6%都要低。
“随着各方面结构性去杠杆的持续推进,社融特别是非标融资增量可能持续萎缩,这将抑制房地产企业的筹资活动。房地产投资的三大要素土地购置费、施工面积和单位建安投资增速,在今年下半年都可能面临放缓,因此房地产投资大概率会逐步下行。基建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手段,而2017年以来经济总体运行平稳,政策无需在基建上发力过猛。”鲁政委表示。
2018年1—5月,我国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5.2%,增速较2017年提高0.4个百分点,成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柱。鲁政委认为,在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导向下,国有企业去杠杆,而民营企业加杠杆,将有助于民营企业主导的制造业投资活动回升。我国或加大自主创新投入,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或成为拉动制造业投资回升的力量。前5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7%,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4.5个百分点,对制造业投资增速贡献率上升。
扩大开放增加进口基调不改变
前5个月,我国出口累计增长13.3%,增速较2017年全年高出5.3%。分国别看,2017年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是拉动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国家。
“下半年,我国出口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鲁政委说,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3.1%,降至2017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表明当前全球制造业边际放缓。5月欧元区制造业PMI降至55.5%。从外部需求情况看,我国出口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于5月结束的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为3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前期下降5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领先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同比增加值6个月,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施压新增出口订单上行空间。
他表示,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影响中国出口最为不确定的因素。而进口一般被视为内需指标的映射。从历史数据观察,我国进口又与投资走势较为一致。1—5月,我国进口增速累计增长21%,增速高于2017年全年5个百分点。而与进口增速高企不同的是,在此期间我国内需指标却相对平稳,这或与2017年年末以来推出的扩大开放增加进口举措相关。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7.3%降至7.7%,自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消费品进口占比较低的情景下,关税税率降低将释放部分进口潜力。无论中美贸易摩擦如何发展,中国扩大开放增加进口的基调将不改变。
未来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潜力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低于去年全年的10.2%。鲁政委表示,住房价格增速领先居民消费增速,由此,今年以来消费的放缓或与居民加杠杆速度的放缓和住房市场的逐步冷却有关。展望未来,政策已开始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率,但若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周期还持续一段时间,则消费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居民收入增速仍然稳定,或支撑消费不至于过快下滑。目前名义GDP增速仍高于居民收入增速,增速差也比较显著,因此,未来居民收入增速应能维持稳定,这有助于托底消费。
在他看来,下半年消费增速或比较稳定,这可以从上市公司层面得到印证。数据显示,零售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增速对于消费品零售增速有一定的领先性。今年第一季度零售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3.5%,较去年年末的-8.4%出现明显反弹,折射出未来消费增长的潜力。
鲁政委预计,从物价来看,下半年猪肉价格有望继续修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会推升CPI同比中枢,但投资的放缓和基数的走高可能使PPI同比下行。从政策来看,在监管的“隔离护栏”补短板基本完成之后,为实现“漂亮地去杠杆”,并考虑到贸易摩擦对预期的影响,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调降的空间,货币增速可能受到降准的提振。估计年内或许仍有0.5至1.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下半年M1
同比有望出现回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而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鲁政委称,“控制宏观杠杆率将成为贯穿未来三年经济政策的主线。”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