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已经走过半程,上半年“成绩单”即将公布。上半年,在各界对整体的经济走势都比较焦虑的背景下,各项数字下滑得非常厉害,特别是一季度GDP增速降至7%。
11日,知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马光远做客济南时表示,当下经济下行是基本事实,但中国经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来观察。
在马光远看来,现在很多人谈到中国经济数据,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想当然地把现在的数据和过去30年的高增长进行比较。“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周期,下一个30年的中国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正在勃发,如何抓住这次经济革命,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腾飞的关键。”
换种眼光看GDP
马光远表示,一季度数据出来后,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数字创下了近6年以来中国经济最差的季度指数。“7%跟过去30多年来比有点低,跟过去6年的平均值比也有点低,但是如果考虑一下今年中国经济的整体环境,达到7%不是很差的,而是一个漂亮的数值。”马光远表示,如果大家感觉7%很差,2016年中国的经济数据会更差,2017年比2016年还要差。
“对这个数据,很多人有严重的误读。”马光远表示,从经济增长基本理论讲,7%的增长是一个高增长,如果这个数字大家认为很差的话,那说明对整体重要经济的基本走势出现了严重的误读。马光远说,今年我们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国际、国内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经济整体的增长趋势仍然是往下走。“这个数字本身如果大家不能接受的话,那么对未来整个中国经济的大方向、大趋势的判断一定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马光远表示,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走到今天,过去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引擎都出了问题。
马光远把中国过去30年经济发展的引擎总结为“六驾马车”,制造业、房地产、出口、投资、消费、基建。“这六大马车承担了中国经济增长99%的动力。”马光远说,这六驾马车几乎都出了问题,3月份的制造业增加值降到5.6%,5月份投资跌破12%……只有基建投资,去年全年增长21%,今年一季度增长23%,远远高于投资的增速,远远高于GDP的增速。
马光远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换引擎,从全国范围内,没有新的引擎替代过去的“六驾马车”。“六驾马车”里可以用的只有三个:第一个是消费,未来中国经济一定会从生产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消费应该会成为第一个大引擎;第二个是基建,未来整个基建的空间还是有的;第三个是房地产。“过去是六驾马车,现在只有三驾马车。过去10%,现在能是7%,不容易。”马光远说。
转换增长动力
“需要担心的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在慢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完成经济增长引擎的转换,如何完成思维的转换。”马光远表示,大家要认识到,未来3-5年的时间中国经济是比较困难的。在这3-5年的时间里面,产业要转型,我们可能要面临企业重组、倒闭等很多的冲击。“但是中国经济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完成增长动力的转换。”
“下一个30年中国经济就是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方方面面有着不同。”马光远说,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现在看到的是增长速度大幅度下滑,在增长速度的外围,我们看到,从经济基本面到经济增长动力,产业发展机遇等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从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看,过去感觉容易干的、好干的基本上已经结束,同时面临着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这两点决定了下一个周期的中国经济一定是低增长的。”
过去30多年,企业竞争主要是依靠做规模,成就行业的大龙头,提供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获得竞争力。中国当前制造业总规模全球第一,但是竞争力仍在非常低端的水平。在新的周期下,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在谋划两件事:再工业化、在全球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进行新的布局。下一个阶段对中国来讲,要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稳住阵脚,主要应做好两件事:打造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制高点。
马光远表示,在这个新的周期上,所有企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都面临着思维的改变。“过去30年我们创造全球经济增长的奇迹,下一个30年没有奇迹。”马光远说,下一个30年只有通过改革,改变发展方式,通过创业创新,才有可能真正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等一系列问题。
“下一个春天,中国经济得站在未来的高端,中国经济增长的含金量、质量都会远远高于过去30年。”马光远说。
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