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12月7日,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在《中国证券报》发表文章称,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小幅缓降态势,初步预计,2016年我国GDP将增长6.5%以上,CPI将上涨1.5%左右。
文章指出,2016年国内外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一些领域困难和风险还在加大,经济向好的基础不牢、势头尚弱。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依然温和复苏,同时又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不利影响可能有所上升。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改革的全面推开其红利不断释放,但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工业领域价格和企业效益低迷,新旧增长动力接替尚需时日。
文章表示,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另一个思路是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注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采取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文章强调,我国经济发展仍有潜力、余地和韧性,只要加快结构调整,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日益增强,产业体系完整,国民储蓄率即便逐年小幅回落,但仍显著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水平,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具有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扩大内需有潜力。
另悉,今日(12月7日),中国银行发布“2016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GDP增长6.9%左右,CPI上涨1.4%左右。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形势依然比较严峻,预计GDP增长6.8%左右,较2015年小幅放缓;CPI上涨2%左右。
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说,明年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必须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共进。
李克强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各地方各部门既要狠抓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又要敏锐捕捉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多向基层企业、专家学者问计求策,以新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以新举措支撑提质升级,努力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9%。2015年已经接近尾声,从目前的有关数据来看,我国基本可以实现GDP增长7%左右的目标。
关于2016年经济走势,有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可能持续探底,GDP增长或将低于7%。
面对经济新常态,有学者认为,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调整,中国经济仍然能够回到7%以上增长的时代,这个时间甚至超过10年。(编辑:谢海燕)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