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导读

如何全面调动企业创新力?

添加时间:2/25/2016 10:42:17 AM 浏览次数:279

  “深圳创新发展拥有良好的市场化和企业创新基础”,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日前在广州举行,代表讨论创新发展,频频把深圳作为标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化的创新氛围被认为是深圳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然而,深圳的企业创新固然强大,但却面临大企业小企业之间创新能力不均衡的现状。大部分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都集中在大企业中,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创新能力。如何全面调动深圳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发展“核动力”成为深圳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命题。同时,土地和产业空间的制约、高房价使企业对人才吸引力下降也成为深圳创新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马芳 曲广宁

  企业创新实力不均

  在2016年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参展的深圳企业多达600余家,占中国厂商的一半,并在全球4000多家参展商中占据1/6。但以深圳无人机行业为例,除了大疆、零度等领先企业受到全球关注,大多无人机中低端产品鲜有人问津。

  深圳企业创新实力强大,但大多集中在大型龙头企业。一家华为就在全球设立了47家研发中心。在2014年的全球PCT申请公布量中,华为排名第一,中兴排名第三,腾讯和华星光电则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23位。

  一方面,深圳企业创新能力强,另一方面,深圳的企业创新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均衡的问题。以无人机产业为例,除了大疆、零度等创新企业外,深圳充斥着大量的低端无人机制造厂商,完善的产业链让它们只靠“组装”就能生产无人机。

  据相关数据统计,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真正拥有设计、研发机构的比例并不高,大部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找个教授、花钱等方式拿到技术,其本身并没有研发科研实力。

  有专家告诉记者,在深圳高新技术的产值中,排名前10的高技术企业产值一度占比达到五成,而在研发经费投入中,排名前几位的大企业研发经费占比深圳全市的比例也很高。

  中小企业可抱团创新

  “企业研发机构以市场为导向,更侧重应用创新。不同企业,独立大于合作。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独立完成创新研发”,一位熟悉国内创新研发环境的专家告诉记者。

  深圳市市长许勤也坦承,深圳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较少,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存在失衡,“大企业的专利贡献投入总量较大,而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实力限制,人力物力投入不足”。

  “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力量薄弱,即便技术创新具有可行性,许多也无法依靠自身实现”。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常远认为,中小企业是深圳创新的主体,但太过分散,政府应该创造条件集聚创新资源,促进抱团发展。

  常远建议,深圳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合作模式打造技术创新联盟,或者构建产学研的技术合作服务体系,让中小企业可以享受到平台外包式的个性化技术服务,让中小企业可以更便捷地找到人才和技术信息。

  对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载体,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则建议,在保持一定的经费支持外,建议还是以政策引导为主,通过减免研发税收为核心的企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来支持发展,不断加大财税政策的创新力度,力争扶持精准而到位。

  制度红利应超过成本压力

  成本难题也将制约企业创新。一方面,企业发展需要空间,遭遇深圳土地稀缺和办公空间有限的局限,另一方面,越来越高企的居住成本,让企业的研发人才面临生活成本难题。

  优必选是一家致力于商业化人形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深圳公司,今年春晚上参加表演的Alpha机器人正是优必选公司的产品。目前,优必选的研发部门设在深圳南山,而生产部门则位于宝安,优必选希望可以将研发和生产部门归于一处,但受制于深圳紧缺局限的产业空间,这一愿望一直未实现。

  据统计,到2020年,深圳可供新增建设用地只有59平方公里,而这些地块零星、分散,重大项目、公共设施无法落地,产业转型、城市发展也受到了土地空间的制约。“深圳的不少企业在要上新项目、要扩大投资规模时,就要求政府提供土地、提供空间。而深圳实际上很难为这些产业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资源。”

  深圳对此已作出制度创新,将原农村集体用地以挂牌形式出让给科技企业作为研发和产业用房。2013年底,这样的一宗农村土地实现出让,让企业获得发展空间。

  企业成本压力还体现在人才引进方面。深圳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此前多个场合都表示,即使作为明星企业和研发机构,他们的研发人员依然无法承担深圳的高房价,其带来的人才吸引力下降应该引起深圳的重视。

  对此,深圳市主要领导表示,深圳将以更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超大型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筹集供应35万套保障房,优先保障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住房问题,其他群体也将进行统筹考虑。

  【观点】

  中小企创新:潜力巨大但激励不足

  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常远:

  深圳大部分白手起家的中小企业都处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这些中小企业有天然巨大的市场活力与创新冲动,是大企业的摇篮。如果说大型企业是创新的支柱力量,那么中小型企业应是创新的主体力量。

  但是目前,广大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四个矛盾:一是创新主体地位与分散性的矛盾;二是科研人才队伍庞大与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矛盾;三是创新潜力巨大与创新激励不足的矛盾;四是融资饥渴与供给障碍的矛盾。深圳应该充分释放中小企业的创新能量。

  为此,建议一是积极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建立技术联盟,解决他们资源有限、力量薄弱,无法依靠自身实力独立进行创新的问题。政府可在出台扶持政策、科研计划筹备、技术战略制定等方面为联盟提供引导和支持,并将资助对象由以企业为主优化为重点为联盟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二是加大产学研结合技术服务体系的构建力度。让中小企业更多地享受到平台外包式的个性化技术服务。

  三是为中小企业逐步消除获取资金扶持与融资服务的障碍。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信用不足,深圳政府的基金和科技专项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调剂设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逐步扩大受益面。适当降低融资门槛,为高成长创新型中小企业雪中送炭。

  来源:南方日报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