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导读

黄益平:过度依赖货币政策难以持续

添加时间:3/2/2016 9:47:11 AM 浏览次数:262

  摘要:就中国而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当然也有可能,但空间越来越小。存款利率已经与通胀率大致相似,而且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再加上前段时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这些都明显挤压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

  文/黄益平 CF40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就是对于货币政策过度依赖,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比如美国、日本、欧洲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有效性都在减弱。

  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需求端的措施,主要用来帮助解决短期问题或周期性问题。支持长期的经济增长应该主要依靠改革政策,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改革。

  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各国都在说下一步要推进结构改革,但是迄今为止没有看到很好地推进结构改革的案例。相比较而言,美国经济发展还不错,但其实美国也没有做太多的结构改革,好在美国的体制相对比较灵活,政府干预比较少,所以它的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调整相对毕竟容易,而且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比较强。所以现在看来经济态势相对好一些。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去年全球投资者忽然都对印度经济充满信心,因为印度新总理被称为印度的邓小平,立志改革。现在一年多过去了,印度也没有实施真正的改革,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引进项目,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最近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比较大。

  2008、2009年的时候全球都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对挽救全球经济发挥了比较有效的作用。

  但现在全球经济发展低迷,大家仍想继续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可惜这个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就中国而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当然也有可能,但空间越来越小。存款利率已经与通胀率大致相似,而且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再加上前段时间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这些都明显挤压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已经显著下降,现在大家都关注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金融为什么不支持实体经济?有人说是因为资金空转,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的资金流到了产能过剩严重的僵尸企业,所以,信贷不管如何扩张,都不能有效地推动GDP增长。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如果不推进结构改革,包括化解僵尸企业、减少过剩产能,继续一味地扩张货币政策,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