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导读

开放环境下 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灵活适度?

添加时间:3/4/2016 9:57:46 AM 浏览次数:253

  作为两大总需求管理工具,货币政策的定调备受市场关注。按照议程,3月5日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对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并稍作阐述。

  3月1日,央行普降金融机构50个BP的存准率。在此之前的2月26日,央行将货币政策的表态由“稳健”微调为“稳健略偏宽松”。

  新华社评论指出,此次对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而降准的举动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稳健”的基调下略有放松,但仍处界限之内的调整,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

  市场则呼吁应从开放环境下考量货币政策。中信证券研究部债券组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随着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和汇率制度的改革,过去在封闭环境下考虑货币政策的做法已行不通,而应在开放的条件下来进行考虑。

  这需要货币当局在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三者之间进行权衡。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叠加开放环境的因素,二者对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提出新的要求。

  “不可能三角”的权衡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外部环境方面,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明显分化,人民币汇率变动引起国际市场更多关注。而自2014年二季度起,中国“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打破,目前已连续7个季度出现“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局面。

  明明表示,我国作为新兴市场,面临着来自外部对货币稳定的担忧和对基本面的怀疑,对资本流出的管制效率较低,因而更多的外汇政策只能是权宜之计,在利率和汇率这两个目标间也面临一个权衡的过程。

  这在理论界被称为“不可能三角”。所谓“不可能三角”,即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换言之,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希望“十三五”期间在汇率改革方面能取得长足进展,方向是更加依靠市场力量决定价格,实现更有灵活性的汇率。对于人民币汇率,他表示,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对于外界高度关注的资本管制,周小川表示,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对于较为封闭的经济体是有效果的,而对于较为开放的经济体则往往难以奏效,因为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大型经济体。

  至于国内的货币政策,周小川在2月26日表示,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更重要的还是考虑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整体情况,不会过度基于外部经济或者资本流动来制定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会对汇率形成一定的压力,如果不管制资本项目,外汇储备就可能下降。

  春节前,央行并未通过降准而是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向市场提供给流动性,当时考虑比较多的因素则是汇率稳定。现在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货币当局通过降准的措施,释放出略显宽松的预期。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未来货币政策会逐步选择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基础上,来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货币政策如何灵活适度?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传统上,央行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又为货币政策增加了结构调整的目标。

  叠加开放环境下的资本流动,向松祚认为未来货币政策的管理非常复杂。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主要是一个间接调控的政策,其影响的主要是市场利率和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他建议,在确保利率及流动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有更加明确的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来指导结构调整。

  在央行副行长易纲看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要把总需求管理好。他认为,财政政策是天然的结构性政策,而货币政策应当稳健,避免过度宽松,以防止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速的放缓。“这个时候财政政策可能会更有力度,而货币政策则为抑制经济下行的风险提供一定弹性,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让企业在转型调整中有更多的空间。”邵宇说。

  在这一过程中,亦需“灵活适度”调整货币政策。邵宇称,所谓灵活指在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有一些更为宽松的操作;如果实体经济还不错,那么可以允许汇率有一定的变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