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星期三)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就此总理回答称“中国不可能完不成主要经济目标”,就此问题,搜狐财经也连线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郑联盛,他认为中国经济希望大于困难。
郑联盛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在保增长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在“十三五”期间,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该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由于经济体量大,要素约束明显,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资本产出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较难,要实现年均6.5%的增长率面临诸多的挑战,政府在保增长方面需要下大力气。同时,由于中国是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重要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对于全球经济亦是有影响的。
但是,如果政府能够完善政策体系,夯实政策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有效实现创新发展,那么“希望大于困难”。发展、改革与创新是政策三大支柱。总理此前强调,十三五时期政府要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等三个要点,即需要平衡发展、改革和创新的动态关系。从政策框架上,一是需要完善宏观经济政策,适度放松财政与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发挥政策效力;二是需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释放改革红利;三是需要大力促进私人部门的创新发展,以创新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缔造发展动力。
(郑联盛 系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