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于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政要、知名学者和工商界翘楚等领域嘉宾,聚首博鳌小镇,共同探讨亚洲未来发展,传递亚洲开放、活力、思变的“亚洲声音”。
24日下午,标准普尔全球首席经济学家Paul SHEARD在“通缩来了吗?”分论坛上表示,现在出现了去通胀,但不是完全的通缩,也不是真正的全球通缩。另外,全球是否出现了通缩的风险?特别是过去的20年,日本有没有出现通缩风险?如果在年初,这个问题还比较担心,但现在全球的通胀数据都下降了,特别是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的下降。
以下是会议实录:
说到什么是通胀?对于央行官员和经济学家来说,是否会持续通缩?现在出现了去通胀,但不是完全的通缩,也不是真正的全球通缩。另外,全球是否出现了通缩的风险?特别是日本过去20年有没有出现?如果今年年初你问我这个情况,之前是全球危机,出现了小和衰退,如果那时候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更担心,但现在通胀数据在全球都下降了,特别是由于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的下降。
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会区别综合通胀率,也就是跟CPI相关的,一般是2%的通胀目标,以及核心通胀率之间的区别。特别是油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性比较大,有时候看起来是通胀,有时候看起来是通缩。政策制定者和央行行长会看一些核心的通胀率,有些时候超过了这个目标,但不至于让人担心。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变量,就是通胀的预期,公众认为未来的通胀是多少?
可以是正的,可以是负的,可以是低的,但公众对于综合的通胀率是否有预期,希望它往下走呢?这是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要关心的,他们是否有有效的共聚合决心把通胀控制下来?我们有一些想法,一会儿我会继续说,现在我觉得全球通胀风险是否有?这是一个一般性的问题。主要是央行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这个问题?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