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篮子汇率变动126BP,谁是幕后真凶?欧元。美元涨0.41%是表象,背后实际是欧元跌造成的。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693,较前一交易日(5月24日)中间价6.5468贬值225点,创下2011年3月来新低。
就此,民生宏观张瑜首先分析了中间价如何形成?目前央行中间价采取"收盘汇率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机制,做市商每日早晨按照"今日中间价=上一日收盘价 β(维持一篮子指数不变的隐含中间价-昨日中间价)"报价,央行去掉最高最低取平均,考虑到央行提及的国际汇率市场波动过滤器,其实可以看做在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变动上乘以了一个风险系数β,β<1的时候表示一定的风险的过滤,如果每天累乘,对于波动的过滤作用不可小觑,在2月至5月美元跌6.8%,人民币中间价基本没有动,其实就是这个原因。每日少跟一点点,作用累计一大点,0.9的十次方就是0.35了。
中间价上调191BP,其中反应市场供求的收盘汇率因素为65BP,反应一篮子汇率变动为126BP。
一篮子汇率变动126BP,谁是幕后真凶?欧元。美元涨0.41%是表象,背后实际是欧元跌造成的。昨日美元兑其余货币涨跌互现,并未出现普涨,因此并不是美元自身因素的主动升值,主要原因是占比美元指数权重高达57.6%的欧元大跌0.76%,(影响美元指数变动约为0.4%),因此这次人民币中间价波动的背后其实是欧元。
年初至今是"欧日加三汇大幅升值 中美基本面同速前进且无明显的相对背离"的大背景,因此可以完成 "美元指数与CFETS指数双贬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运行平稳"的局面。未来的美元即将进入的升值逻辑截然不同,是美国加息预期 国内经济回落共同推生下的结果,中美基本面背离加剧,只有三种情景,美元涨 CFETS涨 中间价平,美元涨 CFETS平 中间价跌,美元涨 CFETS小涨 中间价小跌,目前来看第三种情景的概率较高,CFETS与中间价两条腿走路,共同消化美元升值。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