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2日电 21日,央行在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5》中表示,2016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处于深度调整期,可能面临六大主要风险。
央行年报称,一是美联储加息使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可能产生一定外溢效应。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分化及其相互影响,将会触发全球资产配置的调整和风险的重新定价,进而加剧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美联储实际加息路径受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制约,可能会增大未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二是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面临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加息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与发达经济体协同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一些经济体面临着应对资本外流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两难选择。其中,具有经常账户赤字较高、对外债依赖性较高、对大宗商品出口依赖较高、名义或实际上实行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等特征的经济体的潜在风险可能更大。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大宗商品出口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债务风险增加。在地缘政治、供需变动等多重因素相互影响下,未来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依然较大。部分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以初级大宗商品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国家经济增长仍将面临严重冲击。
四是全球范围内面临通胀下行压力。受油价走低和内需乏力等因素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通胀下行压力,通胀水平仍然大幅低于政策目标。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经济复苏较为乏力、债务水平整体较高、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等因素,中期内通胀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五是全球贸易增速持续放缓。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原材料进口需求减少、全球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全球价值链出现国内化趋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放缓,有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六是地缘政治风险有所上升。国际反恐形势更加严峻,中东地缘政治更趋复杂,可能对包括国际原油价格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同时,欧洲移民潮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可能影响欧元区经济复苏。
央行年报称,IMF在2016年1月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至3.4%。其中,美国经济增速为2.6%,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7%,日本经济增速为1.0%,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速为4.3%。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