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消息,8月2日,关于中国经济运行是走U型还是V型,各方观点一直相持不下,直到今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出“权威人士”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将是“L型”才给中国经济吃了一颗定心丸。但经济学家向松祚不不赞同这一看法,在近日由新华网等主办的"半程2016"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际货币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在峰会上指出:我的基本判断是“L型”,没有!“L型”守不住!中国经济的整体是一个持续的下行,不是“L型”!他的理由如下,我们来看一下:
“L型”守得住吗?关于当下经济的四个判断
对今天中国经济现状,我总共有四个基本的判断。
第一个,是关于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持续加大,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一会我们连平教授也要和大家谈经济增长的问题。我看到连平教授演讲的标题里有“L型”,现在大家都认为中国经济会走出一个“L型”,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也讲中国的经济将是“L型”,但是我认为,从目前的各个数据来看,从微观企业的投资情况来看,前面发言的领导也提到,今年上半年,民营投资的增速只有2.8%,而且我们消费的增速也回落到了个位数,我们的出口是负增长,全球经济整体非常低迷,在这种对比下,我的基本判断是“L型”,没有!“L型”守不住!中国经济的整体是一个持续的下行,不是“L型”!
我们现在所能作到的最好的结果是,希望不要急剧的,快速的下行,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基本的判断是,宏观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效果越来越差。
我想这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出来以后,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这也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院型官员,特别引用了一些货币信用方面的数据,比如说M1增速超过25%;M2增速超过13%,说明我们的各路资金,趴在账上,根本就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情况,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这说明我们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所造成的效果,在大幅度地下降。
上个礼拜在杭州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我国财政部长楼继伟先生非常明确地讲到,现在全世界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都是非常不理想的,我想这个判断,也是我今天下面要用数据和大家谈到的重要话题。
我们今天必须要从依靠短期的宏观政策,要转向基本面的,长期的政策。
第三个判断,就是我们的资产价格,包括股票,包括房地产,也包括其他的金融投机资产的价格。
现在大家看起来,资产价格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共识,并非是因为所有刚性需求,或是实际的需求,而主要是因为庞大的货币信用投放所推动起来的。所以去年开始,中国部分城市开始房价疯狂上涨,展示了正在转型的中国经济不健康的一面。
我们所在的南京,在座的各位都非常开心,因为最近的几个月,南京的房价已经上涨了一倍。从长远的,实质性的经济层面观察,这种现象并不值得高兴。原因很简单,在股灾以后,大量的资金就从股市跑到了房地产,现在据说房地产又要开始回调,有人于是预测,下半年股市又要开始火爆。
庞大的资金和信贷,不在实体经济投资,一会跑到股市,一会又跑到房地产,一会跑到文化古董市场,炒来炒去,这是今天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
第四个判断,是改革,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判断。
作为一个独立研究人员,我最担心的是,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在很多方面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从不隐瞒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现在的国有企业改革,不是改革,而是倒退。
要想解决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真改革而不是假改革。我们今天的改革是文件多,口号多,会议多,论坛多,说法多,但是真正的落实很少。
为什么民间投资增速只有2.8%,为什么如此剧烈地下滑?我想原因不是因为货币紧缩,不是因为财政政策不宽松,不是因为没有投资机会,而是因为人们对政策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有所怀疑,彷徨和观望。第四个基本判断是最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今天中国经济的一系列问题能不能解决,直接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真心推动改革。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