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导读

工匠精神,中小企业的必修课

添加时间:8/26/2016 1:53:30 PM 浏览次数:308

  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山东制造要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存在急功急利、粗制滥造、甚至造假制劣的行为严重制约了山东制造升级转型的步伐。

 

  省质监局张宁波局长表示,在技术、人才、品质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中小企业要想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必须摈弃“差不多”、“还不错”的思维,树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发展观;必须尽快改变代工、模仿、贴牌生产模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迈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这是当前中小企业必修的“壮骨”课。否则,就可能失去目前的市场地位和现有的技术优势,出现“技术落后的过程”变成企业“被质量时代淘汰的过程”。

 

  小变大,

 

  需要“匠心”托起

 

  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就是要生产出质量过硬的好产品。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化肥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期,许多投资者纷纷上马复合肥项目。在发展中,许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求数量不问质量,甚至制劣造假。但大浪淘沙后,这些企业纷纷倒闭。而同时代创建的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国肥料行业的新秀和领军者。金正大能够做大做强的秘诀,就是始终把研发生产高效、高品质的肥料放到企业发展的首位。

 

  山东智邦改建加固工程有限公司以“工程合格率100%,定向优良率100%”为质量目标,先后建立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实施严格的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使山东智邦在短短16年中快速发展,主流业务从工程加固扩展到工程节能改造、文物修复保护等高端建筑项目,成为具有加固专业施工和复杂工程综合改造施工能力的专精尖技术型企业,成为全国小微企业发展的典型。

 

  泰山体育集团成立之初是一个夫妻作坊,但这家企业从创业之初就确立了“零失误、零故障、零投诉”的质量标准。董事长、总裁卞志良说:“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科研和检测设备还很简陋,我曾亲自从房上往垫子上跳,来检测产品安全。”凭借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泰山体育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从炕头走向全球”。

 

  闯大市场,

 

  需要“品质”支撑

 

  张宁波历数众多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案例说:“小微企业个头小,但产品质量却不能小。中小企业要有效地融入大市场,就必须把打造高品质的产品放到重要的地位。”

 

  在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采访,有一个称谓很新鲜:供应商发展工程师。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周维升解释,山东临工所产的工程机械有上万个零部件组成,许多部件是由合作企业生产供应。为了使这些部件达到临工产品质量水平,山东临工建立了供应商发展工程师制度,把技术人员派驻到供应商那儿,负责对供应产品进行质量把关,并对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指导和联合攻关。这一创新使临工产品质量稳步提高,2014年荣获山东省省长质量奖,2015年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奖。

 

  进入质量时代,提高配套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已经成为大型企业的重要策略,也有效地促进了小微企业的质量意识。荣成黄海离合器有限公司把培养技术专精尖的一线操作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项目来抓,除了加大培训力度,还在工资待遇、级别晋升等方面制定了激励政策,使得所产离合器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该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的绿色清洁高效铸造新技术项目投产,改变了传统汽车离合器压盘铸造存在的工艺落后,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高效精密绿色环保制造。目前这个只有员工209人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重汽、北汽福田等国内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抵御风险,

 

  需要“集群”依靠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技术力量弱、创新能力差等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差。为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许多地方根据当地资源、人才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形成了数百个产业集群。为使这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我省质监部门提出并在产业集群内按照“一业一策”的原则,大力实施了“质量、标准、品牌”三大战略。产业集群依靠成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持。

 

  梁山县是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基地,过去,由于基础较差,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问题数度被媒体曝光。为此,省质监局抽调专家和专业人员帮助企业识别和建立质量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指导企业全面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大力支持当地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并在当地建立了省级专用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目前,梁山县已拥有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57家,拥有年产专用汽车15万辆、汽车零配件65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最大的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广饶是我国最大的轮胎产业集群,围绕提高汽车及其配套产品质量,质监部门组织企业落实规范化生产,加快产业集团标准、联盟标准的制定,带动企业抱团发展、整合发展、借船出海闯市场,有力地推动了产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的成长壮大。去年,该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1154.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44.7亿元。

 

  目前,我省已经培育形成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临沂蒙阴县“全国沂蒙红色教育旅游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青岛市黄岛区“全国家电电子及船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临沭县“全国复混(合)肥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蓬莱市“全国海滨旅游度假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城阳区“全国高速列车研发制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一大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推动形成了一大批产业集群,抱团发展闯大市场。

 

  转型升级,

 

  需要“创新”引领

 

  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制胜市场的重要选择,创新则是中小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它源自企业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更依赖于对产品制造过程和技术烂熟于心的匠人。

 

  山东天地缘酒业集团是我省近十年来白酒行业崛起的新秀,公司总工程师胡风艳,在酿酒生产一线工作近30年,对酿酒中的各个环节以及酒体中色、香、味、格的微妙关系及变化都了如指掌,这使胡风艳的产品创新开发硕果累累。她将清香型白酒引入鲁酒产区,在清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功研制了清渣、红心、后火三种大曲;应用“二次窖泥技术”、“红曲霉、根霉等复合酯酶”在浓香型大曲中的应用,不但达到了增己降乳的目的,而且使出酒率平均提高2.3个百分点,优级酒率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她的数十项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天地缘的成长壮大。

 

  “对一个企业来说,生产各个环节存在什么问题,哪些技术需要改进,一线人员最清楚,提出的意见也更能切中要害,更有实效。”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忠十分看重一线人员在企业创新中发挥的作用。据悉,山东临工实施了“一全二创三结合”创新管理模式。即企业全员参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相结合,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这一创新管理模式给山东临工带来勃勃生机,目前每年该公司员工实施的改善创新项目达到2万条以上,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200万元,主导产品外反馈故障率控制到6%以内。

 

  “现代企业产品质量和创新离不开每一个一线人员严格地按照标准去生产操作。只有一线人员对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刻骨铭心的掌握,才能实现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有价值的创新。”省质监局标准处处长郭大雷这样评价。

 

  来源:大众日报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