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长假前一周,市场可谓一片惨淡,上证指数回调至3000点下方,交易量明显萎缩,资金观望情绪浓厚。按照历年国庆长假的规律,绝大多数情况下,节后归来,市场都会出现回温。据分析,此次节前资金谨慎主要是情绪在主导,机构担心长假期间会有不确定性“黑天鹅”事件发生。
从资金面上看,节前这一周由于央行的“抽水”,市场资金比平时紧张,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很多品种持续处于上涨态势。多数分析认为,导致资金面紧张的因素节后就会消失,包括过节资金需求、跨季资金需求以及MPA考核等因素,因此这也支持市场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长假归来后,人民币加入SDR就已经生效,美联储加息预期效应也会逐渐显现,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再起,这将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更大的约束。不少机构认为,节后,央行的货币政策存在变数。那么最有可能是朝哪个方向变动呢?
太和智库研究员、新声代经济学者张超对记者称,预计接下来货币政策会有所收紧。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但是很明显能看出经济的好转依然是靠传统模式在推动,结构性改革推进缓慢,央行有必要收紧货币政策倒逼改革进展。
人民币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约束作用,国泰君安董事总经理周文渊对记者表示,节后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在缩窄。加入SDR的实际效果有限,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已经让步于维持人民币稳定,汇率可能会适当增加弹性。而在此前的人民币加入SDR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易纲就表示过,在目前的过渡阶段,在汇率波幅过大及外汇资金出现异动情况下,央行还是会果断干预。
来源:中媒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