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近期贬值速度有点让人吃惊,市场和官方都把美元当作“罪魁祸首”。在美元指数逼近100,再按人民币逼近6.8关键点位之际,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缓和迹象。
人民币贬值以来,中国央行也断断续续的出手干预了几次。目前,市场的主要分歧是,中国央行对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有多大。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央行最近对人民币中间价的干预非常少,几乎不过滤“贬值”动能,只是在盘中稍微干预一下。或许,中国央行也想让市场寻找一下近期底部。
从当前形势判断,市场也似乎找到了近期底部:6.8。
1美元是凶手!
如果将10月以来人民币累计跌幅进行拆解,可以看到其中约37%的贬值由内部因素贡献,约63%的贬值由外部冲击导致,美元上涨是近期汇率下跌更主要的推动力量。
从民间到官方,大家也都认为人民币这一轮贬值的“罪魁祸首”是美元。比如,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人民币10月以来的贬值主要可以用美元指数的升值来解释 。
确实,此次人民币贬值,关键不在内因,而是外因,这个外因就是美元强势,不是我(人民币)弱,而是对方(美元)强。这是由人民币这个阶段特殊的定价机制所决定的。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美元指数和美元/CNH的相关性也急剧飙升,这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和美元升值由非常大的关系。
2新底是6.8?
临近年底,外资企业利润汇回、居民旅游购汇,以及年初购汇额度开启,市场对美元需求大,况且市场已经出现恐慌,在这些日子释放贬值压力后,中国央行接下来可能会选择稳定汇率,以免引发市场风暴。
6.7和6.8都是非常重要的关口,人民币在这些位置形成支撑不难理解。根据人民币汇率远期市场情况看,市场也将6.8当作今年底的一个“合理位置”。
(中间线表示远期合约市场暗示的人民币汇率水平)
在把时间拉长,人民币汇率在6.8-6.83这个区间维持了长达两年。这是一个非常显眼的支撑位。
回顾6.7这个“铁底”,当时央行有很强的决心去守这个位置,只要汇率一接近或跌破这个位置,央妈就会出手干预。在干预了几次之后,人民币空头也就理解了央妈的心思:6.7是“底线”。
目前,人民币汇率还没有跌倒6.8这个位置,也不清楚中国央行对这个位置的态度。如果中国央行也对6.8表现出类似的态度,那么近期“铁底”也就明了了。
再从美元的角度分析一下:美元在前期高点处回落的概率较大。
本轮美元周期的升值起点应该是2011年年底,那么至今已经有5年,从过去的简单经验看,目前美元应该走向相对弱势。因此,人民币短期跌破6.8关口的可能性并不高。
此外,此前中美领导人再次进行电话沟通,参照过去的经验,这一般是人民币即将逐步企稳的前瞻信号。
3别高兴太早 风暴就在前方
本轮人民币贬值与前两轮截然不同:人民币贬值的井然有序,央行超级控盘,其它市场也见怪不怪,丝毫不紧张。人民币即期大跌并未再度引发期权和期货市场的动荡。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经济企稳 预期管理 外汇管制加强。
一个是经济企稳,PMI连续7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以上,于8、9月份创下两年以来的高位,订单指数企稳向上,制造业需求延续扩张的趋势;第二个是央行改善预期管理,市场对美元走强阶段人民币贬值的价格形成有心理预期;第三个是外汇管制加强,以央行外汇占款变化衡量的单月资本外流规模减少至1-2千亿,比年初单月6千多亿元的资本外流规模明显收缩。
经济企稳,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相对被动贬值,加上外汇管制的加强,使得本轮汇率贬值对A股和其它市场的影响不大。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也一片寂静。从股市到汇市,各类资产的隐含波动性在过去一周齐齐下降:原油、美债收益率、欧洲股市的波动性均创一年新低。
或许,在美联储加息和美国大选结果出来之前,市场交易员们正选择观望。
在宏观、微观与地缘政治风险这一真正风暴袭来之前,市场看似保持平静,但许多同样的“平静”市场正处于关键技术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总是早于事件发生作出反应。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心理准备已调整的很到位了,因此市场风暴可能会在11月份提前爆发。
届时,美元一举突破100,人民币到6.9也不是没有可能。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