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看到“老经济”衰迈一面的人,急吼吼要海外跑路,而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人,则是脸红脖子粗的挤到赌桌上下注。于是乎,上下内外各路人马各路纠结。在资本市场,多空对峙,彼此暗骂对方是傻X;但在现实世界中,对于中国未来,大家都做好多空对冲,不敢小心大意。
目录:
国务院:建立企业降杠杆部级联席会议制度
深圳房价涨幅已经得到遏制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依然抑制不住短期利率上行
美联储加息一个百分点会蒸发美债2.5万亿市值
三季度美国房主刚刚解套
德拉吉:将QE进行到底
国际资本调仓中国ETF下注中国经济转型成功
原油空仓在价格上涨后暴涨
正文:
旁白:不要幻想会有经济扩张周期啦,官家已经明确将降杠杆这档子事搞成联席会议督办啦:
国务院:建立企业降杠杆部级联席会议制度
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今日(10月26日)发函,同意建立由发改委牵头的企业降杠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市场化银行债转股试点,以及研究确定降杠杆的具体政策。根据降杠杆工作的进展情况,经国务院同意可适时调整联席会议的职责和工作重点。
成员单位函件提到,联席会议由发改委牵头,包括一行三会、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等17个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发改委,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旁白:“降杠杆”本来是经济学家与宏观分析师群体,对于“信用紧缩”这个经济学术语的俗称,严格意义上属于小圈子范围的流行语,现在已成为庙堂红头文件的规范语言啦。所以凯恩斯多年前就说过,经济学家才是思想的奴隶主……
当然,领导才是拿鞭子的管家,搞这个调调儿的意义,就在于上面觉得后面要出事,僵尸企业早点出清,如果不能出清,那么也得债务比例降下来,尤其是债转股这类的四不像政策,一旦落入中国国情,十有八九成为权贵资本的盘中餐,所以政治压力在那里,无论如何得先搞个大致组织框架出来,别乱套。
这措施出台,意味着大领导骨子里就不认为后面形势会好,因为这是准备降落伞的节奏啊。尤其你看看下面这条信息:
深圳房价涨幅已经得到遏制
10月4日“深八条”出台至今已有三周。深圳价格涨幅已经得到明显的遏制。截至10月18日,深圳市月住宅均价为53726元/平方米,低于9月份61600元/平方米的均价水平。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深圳10月上半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 .3%,房价涨幅不仅已经低于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甚至在全国15个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中倒数第一,调控效果最为明显。
旁白:十月之后,各地楼市成交量都下滑了,深圳降幅最明显,估计也是这轮房市暴涨暴跌的领头羊,量在价先,成交量这么下滑一个季度,后面就不好说了……貌似大领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然怎么连“去杠杆联席会议”都准备好了?这不就是给地产泡沫收尸的节奏嘛。所以你看看下面情势就很古怪了:
央行加大投放力度依然抑制不住短期利率上行
央行持续在公开市场保持大额逆回购操作。据央行公告,10月26日,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21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14天和28天品种操作量分别为1050亿元、750亿元和300亿元,中标利率继续分别持平于2.25%、2.40%和2.55%。
今日逆回购总量继续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的高位,显示虽然集中缴税结束,但央行维稳资金面的力度没有削减。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认为,虽然缴税结束,但昨日资金面继续维持紧平衡格局,目前市场资金利率仍然不低,这令债市现券收益率向上压力不减。
资金面持续的紧平衡格局,加之昨日媒体报道“央行有意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消息,也令市场分析人士对债市短期的负面情绪增多。
旁白:央行明显不想市场流动性紧张的,不然不会加大市场投放力度,问题是短期利率确实上行啊。这几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跟着上行,说明什么问题?除了经济触底回升导致的通胀预期抬头之外,另一个重大原因,就在于外汇储备今年急剧缩水之后,基础货币流量应该是到一个临界点了,也就是说央行通过各种方式投放市场的基础货币量增速,跟不上外汇储备缩水引发的基础货币萎缩规模。否则不至于此。
后面就看美联储的动作,事实上,现在市场都一致预期美联储在12月加息,引发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加剧,结果中国境内流动性跟着紧张,这才是问题关键。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官家对于汇率问题格外敏感,甚至封杀不少汇率方面的网络言论。
这其实是杞人忧天,道理很简单,美联储一旦加息,大家全都死,一个都不拉:
美联储加息一个百分点会蒸发美债2.5万亿市值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Ray Dalio 10月5日在纽约联储举办的第40届央行年度研讨会做了演讲。
会上他就提到了债务和央行的双重极限这个全球性问题:由于利率的走低,所有资产的实际久期都已拉长,因此他们对于利率更加敏感。比如,只需要美债收益率走高100基点,全球债市就将面临1981年债市崩盘以来最惨痛的下跌。
基于彭博巴克莱国债指数,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相当于全球投资者损失掉2.1万亿美元。这与高盛最悲观的估计相一致。年中时高盛报告称,100个基点的利率冲击等同于1万亿美元市值损失,这还是保守预估。而以整个债券市场40万亿规模来测算,100个基点的冲击等同于2.4万亿美元的市值亏损。
旁白:当然12月如果加息的话,也不会一口气加息1%,只能是0.25%或0.5%的打点滴。好了,你自己算算按比例会蒸发多少市值。
至于刺激美国复苏的最有力的资产泡沫,刚刚回到2006年高点,只怕稍微加息一点点,又被打回原形:
三季度美国房主刚刚解套
周二,两组美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发布,显示美国房价在8月份加速上企。标普/凯斯-席勒全国房屋价格指数显示,8月份美国房地产价格整体呈现同比增长5.3%,较7月份时的同比增长5%又小幅提高,该指数较2006年7月份创下的历史纪录高位仅只有毫厘之差。
但问题在于如何比较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美国股市的复苏。从2009年6月至今年8月底,标普500指数增长了136%,而同期房价增长23%。不过房地产市场是直到2012年2月,也就是三年后,才触底。如果用这个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房地产价格增长了38%,而股市增长了59%。
美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达到约22.3万亿美元,比股市市值略高,股市和共同基金价值为21.2万亿美元。
旁白:地产泡沫也要跟着股市泡沫一起完蛋,那后面就热闹啦。话说耶伦大婶没那么傻吧?上下一众,都鸡贼着呢,整个就是一个“加息口炮党”,靠口水将全世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而且如此这般持续了好几年,也真是服了。
不过美联储上下玩加息“口炮”,还有经济复苏的底气,欧洲央行可就没有了,德拉吉干脆服软:
德拉吉:将QE进行到底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为其宽松政策进行辩护,强调在通胀达到目标前,欧洲央行将致力于将利率维持在低位。
这一表态令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12月的政策会议上,延长其购债项目期限。该项目原定于明年3月结束。
旁白:好吧,既然如此,大家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继续玩泡沫游戏吧,但你能玩哪里的泡沫游戏呢?恩,中国啊,中国的泡沫游戏没玩够啊,投资者下注中国转型会成功:
国际资本调仓中国ETF下注中国经济转型成功
外媒指出,受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加拿大贸易谈判濒临破裂及意大利即将举行修宪公投等不明朗因素影响,欧洲股票基金连续第34周出现资金流出,美股基金上周也流出47亿美元。
相较之下,追踪A股、H股及红筹股的股票基金连续4周出现净流入,累计净流入13.14亿美元;追踪港股的基金更是连续12周吸纳从欧美等市场流出的资金。
不过,两只贝莱德中国ETF基金却在近期出现异动。外媒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投资者购买了4.627亿美元安硕MSCI中国ETF,为43只专注中国的在美上市ETF中吸金能力最强。
但在同一时期,基金经理们从安硕中国大蓝筹ETF中赎回19亿美元,为同类品种中“失血”最多。
彭博资料显示,安硕MSCI中国ETF 规模约24亿美元,其中互联网股票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与之对应的,39亿美元规模的中国大蓝筹ETF中,有超过一半是银行、能源和保险公司。
旁白:能源之类的老经济确实没搞头了,你看看下面:
原油空仓在价格上涨后暴涨
近9年来,美国石油生产商从未像现在如此谨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当周,原油生产商或交易商持有WTI原油期货空头头寸共逾54万手合约,为2007年以来最高。
美国能源信息署称,随着油价在2014年和2015年暴跌,银行已经对一些能源企业收紧贷款标准,并且一些银行要求原油生产商对未来油价风险做对冲,作为贷款的其中一个条件。
使用空头头寸或出售期货合约,允许合约持有者当前就锁定未来大宗商品的价格。由于担心未来油价下跌,石油生产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冲或减少价格风险。
每日综述:
结构转型这回事,本身就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老经济”一定要收缩,搞个“降杠杆联席会议”机制,一点都不夸张,它们不完蛋,“新经济”好不起来。
看到“老经济”衰迈一面的人,急吼吼要海外跑路,而看到“新经济”美好前景的人,则是脸红脖子粗的挤到赌桌上下注。于是乎,上下内外各路人马各路纠结。
据说在资本市场的顶和底,多空对峙,都是内心深处彼此鄙视暗骂对方是傻X;但在现实世界中,对于中国未来,多空完全纠结在一起,大家都得做好多空仓位对冲,不敢小心大意,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究竟会咋样。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