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导读

2017中国经济不会失速(下)

添加时间:8/1/2017 3:37:16 PM 浏览次数:223

【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王静文 袁雅珵

下半年经济将继续回落

4月份的数据预示着二季度经济增速将会出现放缓,而从年中时点展望全年,受以下因素影响,下半年经济同样会呈现渐进回落态势。

1.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会出现放缓。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8.8%,比1-4月回落0.5个百分点,为年内首次出现回落,可能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拐点出现。前期房地产销售面积和房地产销售额的双双下降,地产新开工、土地购置面积和房企到位资金同比增速5月悉数回落,并最终传导至前端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加上各地房地产调控力度继续收紧,银行按揭贷款利率不断抬升,预计房地产市场将继续降温,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继续放缓。

2.基建投资难以保持高速。一方面,中央对于当前的经济增速基本满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删掉了“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表述,稳增长的压力放缓。而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投资目标也相对温和,政治周期对基建投资的驱动在弱化。另一方面,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将弱于2016年。具体而言,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预计2017年财政收入将继续放缓,预算内用于基建的支出将面临回落压力;其次,受监管收紧因素影响,城投债净融资、非标融资额预计都会随之收缩;再次,2017年年初达到了PPP项目集中落地量的“峰值”,二季度以后项目落地量将会明显缩减;最后,2016年专项金融债曾经对基建投资贡献巨大,但2017年以来专项金融债尚未发行,其规模也存在疑问。目前来看,只有政府性基金支出以及用于基建的国内贷款存在上升空间,但能否覆盖其他项目的收缩额也尚未可知。再加上当前金融去杠杆导致的债市利率走阔,财政部等六部委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将进一步收紧,这也意味着2017年的基建投资增速难以保持高速。

3.企业库存回补进入尾声。从历史数据来看,PPI同比增速同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增速之间基本保持同步。但自2016年起,两者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时滞,这应同2016年的去产能政策推动PPI率先见底回升,进而带动企业库存回补有关。不过,随着PPI在2017年2月份触顶,工业企业库存回补的积极性也将受到影响。从PMI的细项指标来看,4月份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均出现回落,这些都预示着,本轮补库存周期正在接近尾声。

4.金融监管加强将收缩货币信贷条件。央行年初已将理财产品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银监会已经启动的理财产品监管原则和即将出台的资管统一监管方案会更进一步降低金融产品间的相互嵌套,抑制通道业务的发展。银行将更多地受到资本和流动性等要求的制约,其他金融机构也越来越难以绕开各种限制和规则,很可能会牵累流向实体经济的整体信贷。

5.全球经济复苏可能会出现回落。2017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主要受到中国和美国两个大国的带动。从中国角度而言,随着基建和房地产两大动力明显减弱,2017年经济增速将逐渐放缓;从美国角度来看,特朗普新政难以达到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效应将逐渐显现,美国经济难以继续加速。最新BDI数据、CRB数据都已经出现回落,全球经济的小阳春可能已接近尾声,从而将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速。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2016年的基数因素也会导致2017年经济增长前高后低。不过,考虑到消费转型升级效应以及出口引擎短期内将继续保持运转,经济应不会出现失速,预计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6.6%、四季度6.5%,呈逐渐回落态势。

政策建议

4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向好有周期性等因素,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面临不少挑战,必须坚持用新常态的大逻辑研判经济形势,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以,从政策角度而言,下一阶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着力: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再提“适度扩大总需求”,而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可以看出,中央对于经济增速的容忍性提高,将政策重心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于市场主体形成清晰的预期和促进市场出清将是非常必要的。

2.继续推进减费降税,以积极财政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大力清费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二是以营改增引领财税改革。实践证明,营改增具有时间上、抵扣上、税制上和政策上的增效性,不仅促使企业税负显著下降,更重要的是可以推进市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继续推进PPP配套改革,进一步规范推广PPP模式。

3.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继续引导资金脱虚向实,防范金融风险。具体而言:一是综合运用OMO、MLF、PSL等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期限结构,在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债市温和去杠杆,并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二是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要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坚决整治金融乱象,更加重视防范风险交叉传染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在处置风险中的平台作用;四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五是关注居民部门快速加杠杆,防止在楼市调控政策趋严的情况下,居民加杠杆手段的多样化。

4.以“一带一路”峰会为契机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5月中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创造了良好环境。下一步,中国应同各国一道,加强经济、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宏观政策协调;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有效对接发展战略及合作规划,优势互补,协同并进;重视创新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增长新动力。当然,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众多,合作背景十分复杂,业务推进阻力大,也需高度关注风险并积极妥善应对。

(作者单位为民生银行研究院)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