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受经济大环境稳中向好等因素影响,中小创中报普遍喜报,并呈现出制造业整体业绩向好、消费服务业夯实创新基础、创新创业兴起等新引擎。
中小创半年报表现不俗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3日,87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已发布年报467家,其中437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实现盈利占比高达93.58%。其中有8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宁波银行以47.65亿元的净利润高居榜首,海康威视、荣盛发展、康得新、中泰化学、牧原股份、荣盛石化、露天煤业的净利润位居第二至第八名,分别高达32.92亿、16.85亿、12.55亿、12.44亿、12.00亿、11.03亿和10.51亿元。另有包括150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
而从净利润增长率这一指标来看,中小板467家公司中,有339家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占比高达72.59%。其中,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倍的有6家,卫星石化、新亚制程、安纳达、诺普信、合众思壮、江山化工的增长率分别高达3080.63%、2443.11%、1895.11%、1875.205、1365.15%、1121.64%;还有金财互联、龙星化工、西部材料等7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翻番;281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
截至8月23日,66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发布年报285家,其中272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实现盈利,占比高达95.44%。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超过5亿元,温氏股份以18.10亿元的净利润高居榜首,汤臣倍健、碧水源、宋城演艺、捷成股份的净利润位居第二至第五名,分别高达5.82亿、5.34亿、5.24亿和5.22亿元。另有包括57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超过1亿元。
而从净利润增长率这一指标来看,创业板285家公司中,有221家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占比高达77.54%。其中,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倍的有5家,光韵达、乾照光电、智飞生物、创业软件、银邦股份的增长率分别高达3362.64%、1748.59%、1326.96%、1155.93%和1077.86%;还有海伦哲、吉艾科技、天源迪科、雪榕生物等52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实现翻番;18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
多因素致中小创普遍喜报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除宏观经济向好外,消费产业升级、新经济需求场景扩张、证金公司等“国家队”青睐等因素致中小创表现可圈可点。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宏观经济走势稳中向好是中小创上市公司普遍喜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总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的格局更加巩固,主要体现在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并形成了经济增速平稳、就业形势持续向好、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际收支继续改善的良好格局。宏观经济的向好为微观层面的中小创上市公司业绩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在兴业证券策略团队看来,现阶段经济平稳期,部分行业加速内部整合与淘汰,优势盈利能力强,马太效应明显。而受益于消费产业升级,部分相关受益的行业逐步凸显出优势,从初创期走向盈利兑现。而中泰证券中小盘首席分析师王晛则认为,新兴成长性企业受益于“创新内生性转化”及“新经济需求场景扩张”,中小创表现不俗。从新经济的角度来看,新兴产业在经历了2015-2016的并购式扩张后,很多成长性企业开始深耕细作自身的技术或商业优势领域,构建具有中长期持续排他性的技术壁垒,并且受益于下游新经济场景的需求扩张,短期开始出现业绩放量。
此外,中小创表现不俗同样得益于证金公司等“国家队”的青睐。截至8月23日,证金公司在二季度共出现在约11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之列,持股总数约95亿股,持股市值超1400亿元。其中,证金公司二季度增持30多只个股,新进约20只个股,在新进个股中,有14只为中小创个股,占比为70%。
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表示,此前“国家队”证金公司的投资风格偏重于大盘蓝筹股和白马股,目前这些股票由于前期的走高而估值偏高,安全边际有所降低。而中小创个股由于此前跌幅较大,有效提升了估值吸引力,且公司自身的发展潜力较大,所以受到证金公司的青睐。
实体经济呈现新亮点
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广大优秀中小企业群体的代表,在践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支持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整合和结构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创业板公司服务创新创业,成立七年多来,不断为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中小创中报业绩不俗,折射出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和新亮点。
制造业整体业绩向好,传统行业企稳回暖。中小创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均实现盈利,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王晛表示,传统制造业及周期性行业将经历从单边“产能结构调整”驱动,向“优势产能释放”及“技术改造升级”的双向驱动的重要变革期。其中,“技术改造升级”对应基于基础设施类(高铁、通信等)项目和工业4.0的技术标准构建;“优势产能释放”则对应了国内优势装备和优势产品的二次释放。而化工制造行业领域,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行业集中度提升后,企业对细分市场的新增产能控制力度有所加强,同时议价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将持续受益于“主营业务订单放量” “利润率改善”的双增长驱动。
消费服务业夯实创新基础,实体经济迸发新能量。今年以来,服务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半年服务业的增速快于二产增速1.3个百分点,服务业占经济的比重达到54.1%,高于二产14个百分点。消费增长稳健,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稳居“三驾马车”之首。川财证券高级分析师王鹏表示,在优化经济结构、补齐发展短板的政策驱动下,消费服务业快速发展。健康、旅游、体育、文化、养老板块的中小创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突出,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
创新创业兴起,创造经济转型下的新动能。中小创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中分布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创业板已经形成创新成长型企业的积聚和示范效应,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4.77%,板块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七成,明显高于其他板块。创业板医药生物、环保等板块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一些公司逐渐颠覆“小而美”的形象,发展成为超10亿营收的行业龙头,如三聚环保、爱尔眼科、乐普医疗的中报营业收入分别高达58.06亿元、19.20亿元和16.76亿元。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