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宗良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人大刚刚度过80周年的校庆,我能来这里交流十分高兴。刚才王晋斌教授报告讲得非常精彩,我认为可以从最新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来分析这份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我们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规划了未来几年的目标,也就是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后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此外,当今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境界明显提高,从高速增长进入到高质量发展,这个阶段体现了我们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动力。
据此回顾此次报告,发现他很好地抓住了十九大精神的要点。这份报告非常重视质量,同时重视结构的优化。首先从题目里面可以看到两个角度:一个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另一个是持续回暖,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向好,前两年大家认为经济是下行的,那么现在就是起稳回升。报告从对外经济结构、投资消费结构、社会融资结构、去杠杆等方面做了很深入的分析。这其中强调了一点:银行消贷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但凡事过犹不及,即便我作为银行方,也不希望看到消贷过于快速的提升,因为它会把好东西挤掉。对此,报告提出了六条对策,特别给出稳住投资,包括汇率,还有消贷,为控制消贷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我们从十九大报告精神来讲,中国经济只有保持在中高速增长情况下向高质量迈进才是合适的方向。现在中国经济也确实在中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从具体的速度来看,去年经济增长速度为6.7%,今年1季度上升到6.9%,2季度保持6.9%,3季度变为6.8%,全年来看我预期应该是6.9%。首先从消费、投资和外贸来讲,本年度前段时间都是上升态势,到6-8月份数字略有下行,但是8月和9月,一个是10.1%,一个是10.3%,又开始上升;其次再看M2,上个月M2增长了8.9%,9月增长了9.2%,投资略有下行。最后再看进出口,中国的出口从9月开始上行,总体来讲大概增长12.4%,而进口是我们国家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本年度预计进口增长23.4%,中间差大概9.9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在中国与全球的关系中,中国进口多、增速快,而出口增速没有那么快。最后再看第四季度的消费,从“十一”就可见消费依然呈现很旺的态势,加上搭乘十九大的东风,我预测整个经济还会稍微上行一点,所以全年增速大约6.9%的数字就这么估计出来了。
虽然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应继续重视质量而不是速度,但是速度发展趋势依然会从略微下行变为稳中趋上。不过中国经济体量太大,如果增速过大也并不真的有利。
关于未来经济的动力在哪?我认为有三个层次:需求、供给和全球化。前两个解决内部动力问题,后一个解决了总体的动力问题。我们今年经济增长速度是6.9%,明后年只要保持6.39%左右就可以实现2020年的目标,未来几年正常情况下速度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提目标的时候总体上还会提6.5%左右,这样给你留下很多的弹性。比如今年是6.9%,明年定6.0%,会让人感觉你这个目标定的过了。实际上6.35%左右就可以保持未来的目标实现了。
下面我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动力。第一个角度是总需求的角度。消费的增长很重要,既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无止境的,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长远增长的一个动力。把三大需求稳住,把消费需求扩大,才能做到既愿意消费又有能力消费。
第二角度是供给侧的问题。从产业的角度来讲,把传统产业中最差的产业去掉产能,把中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从结构的角度来讲,就是国有民营企业肯定要稳,尤其是民营外资要前进,同时十九大报告也谈到还要利用外资,就是怎么把外资拔高提升。
第三个角度是全球化。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讲,一定有全球化的动力,因为光靠内部市场产能无法达到。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一带一路”发展金融,这块对中国是来说是一个动力,同时也顺势拉动了全球经济,这样才能与全球经济贸易关系保持良性发展。
综上,如果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未来中国经济大船应该会朝着比较良好的方向前进。
来源:人大国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