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正宏观任泽平,联系人:熊柴
作为经济多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经过长达6年的衰退,正站在新周期的底部和起点上,2016-2018年经济将处于经济L型的一横、2019年突破向上,中期通胀压力将逐步抬升。基本逻辑就是中期维度的经济新周期,我们正处在欧美经济复苏共振周期、房地产补库存周期、新一轮产能周期的底部和起点、弱去库存周期、金融去杠杆周期。
总结经济空头(对应的策略是空股票、多债券)的观点,大致主要有以下三种:
1)第一种认为这一轮经济复苏是刺激房地产基建所致,不是新周期而是老故事,随着房地产调控升级,经济将重回衰退和通缩。这一派观点忽视了美欧经济复苏共振、全球贸易复苏、国内新一轮产能周期等积极力量,导致观点以偏概全。
2)第二种认为这一轮经济复苏是金融加杠杆所致,随着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加强,未来将重回债务-通缩循环。这一派观点忽视了宏观高杠杆跟高储蓄率有关、房地产去库存传统行业去产能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等结构性去杠杆取得积极进展,而且过于强调金融周期而忽视产能周期,不接地气。
3)第三种认为2017年4季度-2018年上半年处于去库存周期,所以看空经济、看多债券。我们一直强调,中国经济正处于中期维度的新一轮产能周期上升期,以及企业合意库存水平较低,未来去库存对经济拖累较弱,不宜过度。
我们正步入新时代、新周期:美欧经济先后从金融危机走出低谷走向复苏,QE和低利率正逐步退出,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政策从“政令不出中南海”到“政令畅通”,社会主要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工作重心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追求高质量发展,市场自发力量叠加供给侧改革推动从产能过剩到产能出清,房地产开始建立长效机制。这对大类资产产生了系统而深远的影响,我们继续战略看多经济和A股结构性牛市,债市短期以配置为主,商品高位震荡分化。价值投资回归,做时间的朋友。
下游:地产销售降幅略收窄,土地成交供应回落。10月车市表现平稳,第一周受国庆中秋双节影响同比下降,后逐步走强;集装箱运价环比略升,货运价格下跌。
中游:发电耗煤走弱,钢价震荡水泥上涨。本周螺纹钢价格持续震荡。化工板块明显上涨。机械市场挖掘机重卡销量延续火爆。
上游:大宗放缓美元震荡,油价上涨有色走强。受到美国原油库存减少和OPEC延长减产协议的影响,本周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升0.30%,10月同比12.2%、低于9月同比17.5%。
菜价下跌猪价回升,国债再创新高。本周R007利率为2.9142%,较上周下降67.68个BP;DR007利率为2.7387%,较上周下降12.3个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576%,较上周上升5.66个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8816%,较上周上升5.5个BP。人民币小幅升值,远期贬值压力减小。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内金融监管超预期;房地产调控过紧。
正文:
1、下游:地产销售降幅略收窄,土地成交供应回落
本周30大中城市地产销售环比上涨0.73%。截至10月31日,30大中城市地产销售同比-42.9%,高于上周同比-45.9%,以及 9月同比-44.7%;其中一、三线城市同比分别为-50.9%和-48.8%,低于9月同比-45.8%和-44.7%,但二线城市同比-36.5%,高于9月同比-44.4%。
10月土地成交面积和供应面积同比、环比均回落。截至10月29日,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增加28.8%,低于9月同比50.5%;一线城市同比由9月的304.6%下降至32.7%;二线城市同比由9月的36.2%下降至21.3%;三线城市同比由9月的49.1%下降至34.2%。与上周相比,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下降14.2%,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分别变化-51.2%、-10.5%和-15.1%。100大中城市土地供应面积同比-9.89%,低于9月同比41.8%;其中一二三线城市土地供应同比增速分别为-60.3%、-35.5%和17.9%,分别低于9月的49.4%、10.1%和68.0%。与上周相比,100大中城市土地供应面积下降18.6%,一二三线城市环比分别变化-31.6%、-27.8%和-13.7%。
10月车市表现平稳,第一周受国庆中秋双节影响同比下降,后逐步走强。零售方面前三周日均分别为3.0万、8.3万、6.7万台,同比分别为-15.1%、10.9%、3.2%,累计同比增长1.1%;批发方面,日系和德系合资品牌给车市带来良好供给,另外10月也是最好的建库存的周期,推动车市增长,前三周日均分别为2.4万、8.4万、8.1万台,同比分别为-23.2%、14.3%、10.6%,累计同比增长4.2%。
上周电影票房收入环比下降11.8%,较前一周下降0.3个百分点,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环比分别下降12.1%和2.0%,较前一周下降1个百分点。主因国庆假期结束,电影市场热度下降。同比来看,10月份票房收入和放映场次同比分别增长47.5%和25.7%,高于9月的45.8%、和16.3%,观影人次同比增长35.8%,略低于9月的36.1%。
纺织原料价格环比略有下降,同比增速放缓。本周中国纺织经济信息指数中的纱线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6%,坯布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08%。上周柯桥纺织价格指数同比0.64%,其中原料类2.36%、坯布类-0.80%、服装面料类0.30%、家纺类1.10%,除原料类价格指数外均低于9月同比1.11%、1.42%、1.25%、0.99%、1.29%。
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除空调、环电之外,洗衣机、冰箱、热水器、厨电等产品零售量规模同去年相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彩电市场更是遭遇史上最差三季度,2017年三季度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041万台,同比下降12,9%;成本压力和产品结构升级,零售额规模同比上升了1.3%,为357亿元;销售面积为6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虽然彩电市场规模表现差强人意,但产品结构升级仍是彩电消费的主旋律。目前家电业正处在加速备货阶段,为接下来的双十一、双十二、元春等大型节日提前囤货。
集装箱运价指数环比略升,同比增速回落。上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环比上升8.0%,10月同比-5.7%,低于9月同比3.5%和8月同比35.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环比上升0.4%,10月同比16.1%,低于9月同比23.4%和8月同比28.2%。国内外货运价环比略有下降。截至目前,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环比-4.5%,10月同比70.9%,高于9月同比64.7%。上周中国沿海干散货运价指数(CCBFI)环比-0.6%,10月同比23.3%,低于9月同比33.4%,高于8月同比9.5%。
2、中游:发电耗煤走弱,钢价震荡水泥上涨
截至目前,发电耗煤量环比持续三周下降,10月同比增速也较9月有所下降,但仍维持相对高位。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周环比下降8.3%。截至10月31日,10月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63.7万吨,低于9月的71.2万吨,10月发电耗煤同比增16.5%,低于9月同比24.3%。
国内钢厂本周盈利比率85.28%,维持7月份以来的85%以上高位。本周高炉开工率为71.0%,略低于前周73.5%。截至10月20日,10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33.8万吨,同比增长2.6%,低于8月同比8.8%和7月同比10.8%。本周螺纹钢库存为427.36万吨,环比下跌3.9%。本周螺纹钢价格继续震荡,较前周环比下降0.8%,截至目前同比上涨32.5%,低于10月同比53.4%,9月同比64.27%。未来几个月钢铁行业供应将逐步受到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的叠加影响,限产背景下价格仍有支撑。
水泥价格持续上涨。本周水泥价格环比微涨0.4%,截至目前,10月全国水泥价格同比上涨23.6%,低于9月同比26.6%。根据数字水泥网数据,10月水泥库容比63.9%,环比升0.5个百分点。自3月份以来,全国水泥价格呈持续上升态势。10月27日,泛东北水泥去产能工作会议召开,辽、吉、黑、蒙东四省区域水泥企业达成共识,今冬明春执行错峰生产政策停窑6个月,旨在有效压减过剩熟料产能,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问题。预期四季度多地区水泥提价动力强劲,价格将高位运行。
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参半,化工板块上涨明显。上周大宗5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29种,集中在农副板块(共7种)和化工板块(共5种),涨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板块;涨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硫磺(颗粒)( 周环比9.15%,周涨跌8.18%,同比84.51%,)、烧碱(周环比10.03%,周涨跌3.25%,同比124.46%)、PA6(周环比4.62%,周涨跌2.00%,同比62.04%)。环比下降的商品共27种,集中在能源(共7种)和钢铁(共6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跌幅前3的商品分别为焦炭(周环比-7.67%,周涨跌-5.98%,同比14.39%)、聚合MDI(周环比-2.7%,周涨跌-3.81%,同比63.49%)、液化天然气(周环比10.15%,周涨跌-2.87%,同比38.34)。
机械市场挖掘机重卡销量延续火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挖掘机生产15238台,环比下降10%,同比增长59%,低于8月同比69.7%,和7月同比66.1%;1-9月累计生产146180台,同比增长67%。9月重卡销量火爆,再次突破10万辆,与去年同期的5.2万辆相比,增幅高达89%。
3、上游:大宗放缓美元震荡,油价上涨有色走强
本周CRB工业原材料指数环比上升0.3%,10月同比上升9.2%,低于9月同比12.4%。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上升1.7%,10月同比上升24.0%,低于9月同比41.5%;南华农产品指数环比上升0.1%,10月同比下降0.67%,低于9月同比2.26%。
本周美元指数环比上升0.1%,10月同比-4.1%,低于9月的-3.3%。11月美联储会议决定,基于已实现的和预期的就业市场和通胀情况,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1%-1.25%。周五(11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提名中间派鲍威尔为下任美联储主席。COMEX黄金价格10月同比上升1.25%,高于10月同比-0.81%。
本周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升2.7%,10月同比上涨12.2%,低于9月同比17.5%。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至10月27日当周EIA原油库存下降243.5万桶,预期下降130万桶,前值为增加85.6万桶。欧佩克和俄罗斯表示可能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底,市场对减产协议会延长的预期支撑油价。
有色金属继续上涨。供给侧产能出清,限产预期、库存下降等因素支撑价格维持高位。LME铜本周环比增长1.2%,10月同比43.6%,高于9月同比39.9%。LME铝价格周环比上升2.2%,10月同比28.0%,低于9月同比32.1%。LME锌价格周环比上升2.0%,10月同比41.5%,高于9月同比36.1%。
4、价格:菜价下跌猪价微升,非食品涨幅放缓
鲜菜价格继续下跌。本周农业部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环比下跌1.6%,前海蔬菜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7%,山东蔬菜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上升0.8%。农业部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前海蔬菜批发价格指数和山东地区的蔬菜批发价格指数10月同比分别为-3.2%、-6.9%和-8.7%,均高于9月的-5.8%、-9.0%和-9.4%。
猪肉价格回升。本周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上升0.4%,10月同比下跌12.4%,高于9月的-17.2%。36个城市猪肉平均零售价本周环比下降0.4%,10月同比下跌8.2%,高于9月的-9.0%。36个城市牛肉和羊肉平均零售价10月同比分别为0.8%和1.9%,分别高于9月的0.4%和-0.9%。36个城市草鱼和鲢鱼平均零售价10月同比分别为7.6%和4.0%,分别低于9月的7.7%和高于9月的3.5%。
非食品方面,药价油价同比均回落。中国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回落,10月同比上涨6.84%,低于9月同比的8.12%。中药材市场整体较为活跃,预期后期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将继续上涨。93号汽油10月同比增长5.75%,低于9月的7.63%和8月的14.24%。
5、货币:央行“削峰填谷”,国债再创新高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80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100亿、2200亿、2400亿、1400亿和900亿。此外,本周五有MLF2070亿到期,开展MLF操作4040亿。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
上周五,中国央行开展公开市场600亿7天、300亿14天、500亿63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500亿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900亿元。周一,央行公开市场进行700亿7天、300亿14天、500亿63天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资金400亿元。周二,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400亿7天、600亿14天、1000亿63天逆回购操作,净投放资金800亿元。周三,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400亿7天、400亿14天、600亿63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当日零投放零回笼。周四,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资金净回笼1400亿元。周五,连续第二日未开展逆回购操作,当日有MLF2070亿到期,开展MLF操作4040亿,实际净投放资金1070亿。央行称,上月末财政集中支出推动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11月2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上周五央行首次开展63天期500亿逆回购操作,至本周三,央行连续4日共进行63天期2600亿逆回购操作。此举为在维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基础上,完善货币市场政策工具,增加期限结构多样性,使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更加有效结合,有利于稳定流动性预期,平滑资金面波动。
截至11月3日,1天期银行间回购加权利率为2.5684%,较上周下降33.22个BP;7天期银行间回购加权利率为2.9142%,较上周下降67.68个BP。1天期存款类机构回购加权利率为2.5084%,较上周下降24.73个BP;7天期存款类机构回购加权利率为2.7387%,较上周下降12.3个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576%,较上周上升5.66个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8816%,较上周上升5.5个BP,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3.9%。
珠三角票据直贴利率(月息)、长三角票据直贴利率(月息)均较上周持平,票据转贴利率(月息)较上周下降0.3个BP。本周不同期限的信用利差同化下降,1年期AAA企业债的信用利差下降3.6个BP,10年期AAA企业债的信用利差上升2.1个BP。
人民币汇率小幅上升,远期贬值压力减小。本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下降0.6%至6.6072,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下降0.35%,离岸人民币下降0.16%。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由上周的0.0051缩小至-0.0076。美元兑人民币1年期外汇远期买报价下降21个BP,人民币远期贬值压力减小。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