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导读

2019年我省工业和信息化这么干

添加时间:1/31/2019 10:14:48 AM 浏览次数:352

  1月2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围绕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我省坚持实事求是,体现担当作为,确定全年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工业投资增长6.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2%。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严峻,不确定性更凸显,面对预期目标,江苏工业和信息化将怎么干?

  把牢抓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8年11月,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南京项目实现量产,打破了台积电历史上的3项纪录:一是建厂最快,只花了14个月;二是上线最快,不到半年就投入生产;三是该厂成为台积电最美、最有特色的厂区。台积电落户南京,吸引了上百家封装、测试企业集聚南京江北新区,使集成电路成为南京的地标性产业。

  从物联网到集成电路,从大医药健康产业到新能源汽车……2018年6月,江苏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重点打造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这13个集群,产业特色鲜明、关联度大、产业链协作配套水平高、空间布局相对集中、承载区域相互邻近。13个集群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大,具有较强的成长性,未来将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工信部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要培育15个左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省要积极争取有条件的集群列入培育名单。”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要把集群培育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和发展江苏制造新优势的总抓手,重点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本土企业培育等任务,扎实落实13个集群培育实施方案。为此,我省将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重点聚焦新型电力装备、物联网等10个产业以及集成电路等6个产业的相关环节,提升制造业自主可控力;加快推进集群培育政策聚焦,形成集群培育“1+N”政策框架体系;推进集群产业链延伸拓展,推动全产业链整体水平跃升;健全完善集群培育工作机制;积极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

  对标先进,助推产业迈向中高端

  去年8月,由盛虹集团牵头创建的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正式获批“江苏省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成为全省六个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单位之一,也是苏州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目前,盛虹正在全力冲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今年,我省将不断提高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水平,按照国家升级标准对标找差,支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先进功能纤维、新能源汽车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继续推进27个省级重点培育的创新中心建设,支持膜材料、微系统、先进印染等3个领域试点建设省级创新中心。

  2017年底,由亨通光电承建的宁苏量子干线的正式开通,进一步扩大中国在该领域的优势,堪称量子保密通信实用化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今年,我省将跟踪推进量子移动通信等10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22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建设,组织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核高基”、关键新材料等重大专项,力争全年在量子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突破100项左右关键核心技术。

  此外,我省还将密切跟踪国家工业强基发展重点,动态完善工业强基项目库;围绕工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施“一条龙”应用计划,对列入国家应用计划的41个示范企业(项目)加大推广应用,从关键部件和高端整机装备两侧,推动整机企业与“四基”企业协同发展。聚焦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对标世界先进水平,新立项10个左右赶超项目,引导企业加快高端装备研制步伐。

  两化融合,深化“制造业+互联网”

  不久前,江苏省智能工厂项目建设试点名单正式发布,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轮式起重机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等14个项目入选。目前,我省已累计建设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28家。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创建5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创建1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为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网络强省建设进程,我省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增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00个、智能工厂建设试点10家以上,遴选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30个左右。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聚焦13个集群领域,培育10个左右“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新增上云企业5万家,培育星级上云企业2000家以上,打造30个左右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

  同时,我省将研究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全省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按照工信部新版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启动1000家企业贯标,新通过300家,重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双创”新模式,培育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5个以上、省级30个以上。记者 蔡逸

  来源: 中国江苏网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