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协会通讯

协会通讯2017年第08期(总91期)

添加时间:2017-8-25 10:56:57 浏览次数:602

 

【宏观经济】

减税降费新措施陆续出台 降成本仍有多项新政储备

  今年以来,一系列降成本新举措陆续出台,仅税费成本一项就将为企业年内减负超万亿元。目前,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降成本阶段性效果已经显现。工业企业利润等多项经济数据也证实,企业效益持续改善,经济潜在增长能力得到增强。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结合督查调研等情况对降成本成效展开评估,并在预研储备新的举措。下一步,包括加快债券产品创新、开展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工作等多项“高含金量”举措将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并将建立减税降费长效机制。

  加码 降成本新措施陆续出台

  今年以来,一系列降成本新举措陆续出台。据统计,仅财政部一个部门发布的涉及降成本政策文件就多达14个,涵盖简并增值税税率、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地方层面也纷纷发文,大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专项行动,推出更加细化的政策举措。

  降低税费负担方面,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减税降费措施。具体而言,在减税方面,包括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等政策;在降费方面,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征41项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将商标注册费标准降低50%等。

  据财政部测算,减税降费的系列举措每年合计减轻企业负担约10010亿元,可实现全年减税降费一万亿元以上的目标。

  除了降税费,我国还分别从多渠道降低企业融资、用能、人工、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以及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下降。

  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继续优化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设立,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清理金融中间环节收费。降低用能成本方面,清理规范电价及附加,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标准各降低25%;加快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进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省内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5%的22个省份均已将总费率降至1%。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消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电网公司向铁路总公司征收的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铁路运输企业等额下浮运价;推动18家国际大型班轮公司主动承诺降低码头作业费。

  在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下降方面,我国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93条限制性措施减少到60余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稳妥推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

  显效 经济潜在增长力增强

  目前,降成本阶段性效果已经显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日前发布的大型降成本调研显示,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企业税费、融资、人工、用能用地、物流等六大成本上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调研还发现,减税降费最为立竿见影,例如,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河南等省份去年企业税费负担均减轻了数百亿元。

  以改革促进降成本的效应也愈加显现。日前,国家税务总局披露了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评估团队完成的《中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一周年评估报告》。该报告显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减税近7000亿元,减税额随改革推进逐步扩大。四大行业税负下降或持平企业占98.7%,减税面最大的是生活服务业,达到99.25%。

  多项经济数据也证实,降成本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活力明显提高,增强了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向好。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是六年来同期最高增速。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分别为85.69元和7.29元,同比分别减少0.02元和0.35元;企业成本费用在能源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的情况下仍同比下降,说明降成本工作取得了实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1%,同比提高0.42个百分点。

  推进 将综合施策降低要素成本

  尽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从企业的现实感受来看,降成本依然存在繁重任务和待解难题。财科院线上调查数据显示,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依然是大多数企业的诉求。其中,超八成企业认为需要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超五成企业认为需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四成的企业认为还需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还有分别为40.9%和26.3%的企业认为需继续降低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结合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着力抓好政策落实,并做好新政策的预研储备,把降成本工作持续推向纵深。包括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措施,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综合施策降低融资、用电、人力、物流等生产要素成本;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取得更大进展等。

  具体包括,加大对垄断行业、垄断环节违法违规收费的监管力度;加快债券产品创新,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完善港口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开展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工作等多项“高含金量”举措。

  在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看来,当前降成本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由于降费的可调整和有作为的空间更大,各类收费及费率、政府性基金等都具备一定的减免和降低空间,也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因此将成为降成本的主要抓手。

  降低要素成本方面,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告诉记者,未来的核心在于降低五大要素成本,即土地、劳动、资金、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成本,而目前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居高不下。

  财科院调研报告指出,“与阶段性、短期性的降成本政策相比,实体经济企业健康发展更需要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推动物流模式创新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多位专家也表示,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居高的现象,还要通过深入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起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的长效机制。

 

制造业“双创”平台将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是小企业兴业之策,也是大企业昌盛之道。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双创”的主战场。

  近年来,工信部组织实施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建设工程,以增强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

  制造业“双创”平台是什么?近日发布的《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白皮书》指出,制造业“双创”平台是以工业网络、软件、云和大数据等为支撑,以人、设备、技术、资本等制造要素在线化和业务系统集成化为基础,以研发、生产、孵化等制造能力的开放、交易为核心的全方位创新平台。

  专家认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有利于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转型动力,有利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推动“中国制造 2025 互联网 双创”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

  据了解,目前,我国制造业“双创”平台快速成长,智能控制与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不断涌现。

  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60.0%,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发展的制造业新生态正在形成。

  例如海尔、荣事达等大企业通过搭建“双创”平台,鼓励员工或外部小微企业创业,大企业负责提供初始资金、技术、设备、创业培训等,小微企业负责寻找市场需求、产品创新和市场运营,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创新。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制造业“双创”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平台同质化严重问题逐步凸显,制约了平台的健康发展和效能发挥。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指出,未来两到三年将是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因此需要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平台建设、应用推广等方面抓紧部署。

  日前,工信部正式印发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在系统研究制约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基础性、系统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三年培育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总体要求、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明确了未来三年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的发展路径。

  围绕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路径,聚焦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大关键环节,《行动计划》提出 “双创”平台 要素汇聚行动、“双创”平台 能力开放行动、“双创”平台 模式创新行动、“双创”平台 区域合作行动4大行动。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负责人指出,无论是建设面向制造企业内部的“双创”平台,还是面向社会的“双创”平台,都需要有效聚合技术、设备、人才、资本、市场等创业创新要素,通过创业创新要素数字化、系统集成化,形成一个在线化、共享化、市场化的“双创”资源池。

  为此,《行动计划》在“双创”平台 要素汇聚行动中提出,组织实施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专项,以推动企业创业创新要素数字化、系统集成化、业务协同化为重点,支持建设面向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创”要素汇聚平台,促进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

  上述负责人说,制造业“双创”平台在资源汇聚的基础上,通过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创业孵化等制造能力封装为可计量、可协同、可交易的服务,实现制造资源和能力的全社会开放共享,推动制造范式的迁移和制造体系的重建。

  《行动计划》在“双创”平台 能力开放行动中提出,以基于“双创”平台推动全社会研发、生产、孵化等制造能力的在线化、开放化和市场化为重点,实现大企业创业创新要素和能力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降低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门槛。

  对于制造业“双创”平台,如果说要素汇聚是基础、能力开放是核心,那么,模式创新则是重点。

  有分析指出,制造业“双创”平台作为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落到企业具体实践上,最终是要支撑企业研发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变革。

  为此,《行动计划》明确,“双创”平台 模式创新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双创”平台支撑技术研发创新,加快研发设计向协同化、动态化、众创化转型,基于“双创”平台支撑生产方式变革,加快工业生产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基于“双创”平台支撑组织管理再造,加快组织管理向扁平化、创客化、自组织拓展,培育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企业新型能力。

  此外,有专家表示,除了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将是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的落脚点。

  《行动计划》在“双创”平台 区域合作行动中提出,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落地,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制造业“双创”示范区,形成制造业“双创”平台引领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产业创新生态。

  上述负责人称,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底,围绕“双创”平台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四个领域分别培育100个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85%。

 

 

【会员风采】

远东控股集团进军通用航空领域

  8月15日,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京航安机场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京航安”)三方签约仪式在江苏宜兴举行。京航安董事长肖共长、副董事长肖鹏、总经理张胤、副总经理肖镔,江苏银行无锡分行行长王卫兵、宜兴支行行长顾雪军,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蒋锡培,投资人、集团董事、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承志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蒋承志介绍了远东控股集团“主业 投资”的发展战略,主业智慧能源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商,同时也在寻求国内外最优秀团队的合作机会。目前智慧能源下属子公司在各自所在行业内均处于领先地位。远东与京航安的合作是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对未来共同的发展愿景,相信后期的合作将更加顺利,远东控股集团大家庭的发展也会更上一层楼。

  肖共长表示,2017年1月份京航安开启了与远东的合作之旅,京航安与远东的经营理念是相通的,企业价值观是趋同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双方的合作必然带来双赢的局面,如此顺利的沟通离不开两家企业文化的深度契合。京航安在民航机场建设领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自成立以来参与了国内外100多家机场的建设,包括中国最大的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世界最大的机场——北京新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的建设。

  肖共长希望,京航安加入远东控股集团的大家庭之后,借助远东控股集团和智慧能源的平台、资源、管理优势,致力推动转型升级,实现三个转变:从机场专业承包向机场总包转变,国外机场分包向国外机场独立承包转变,从机场工程施工到产品制造、工程施工、运营管理全产业链智慧机场服务商转变。用实际行动为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智慧能源新的辉煌做出应有的成绩,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

  蒋锡培道出了合作的缘由:“天时、地利、人和”让有共同理想、梦想、有担当的人走到一起,京航安在机场领域独树一帜,离不开京航安整个团队的智慧,远东控股集团风雨兼程32载,非常感恩团队的共同付出,同时也期待京航安在三个转变上的成功。远东控股集团大家庭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到2020年,远东控股集团目标实现年营业收入超过1350亿元,其中智慧能源1000亿元;年净利润超过60亿元,其中智慧能源50亿元;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年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年市值超过1500亿元,员工人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远东与京航安的牵手是历史的选择,也源于彼此的情份和缘分,双方真诚协同,无缝对接,使双方团队在业界为人称道、敬重。

  2017年8月15日晚间,智慧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远东控股集团将分别以现金7.30亿元、7.01亿元收购京航安51%、4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通过借助京航安的市场资源平台与管理团队,快速拓展国内军民融合通用航空行业和一带一路机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协议签署后,将对公司2017年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京航安实际控制人肖共长、肖鹏向智慧能源、远东控股集团承诺京航安2017、2018、2019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0亿元、1.43亿元和1.72亿元。

 

 波司登向九寨沟地震灾区捐赠168万元物资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及群众财产损失。波司登公益基金会迅速响应,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向九寨沟地震灾区捐赠价值168万元物资,并于8月10日紧急发往地震灾区。

  地震发生后,波司登公益基金会发起人、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紧急指示向九寨沟灾区捐赠急需物资,送去波司登的一份爱心,一起为九寨沟加油祈福。

  据了解,168万元赈灾物资运抵后将面向灾区群众发放。现在震区灾情严重,早晚温差很大,夜间最低气温在11-16℃左右,群众尤其是妇女儿童急需取暖衣物。波司登将选派精干人员千里驰援,争取尽快把衣物送到群众手中,并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统筹规划后续捐赠援助,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大爱无疆,善行天下。在大灾大难面前,波司登始终与灾区人民站在一起。据悉,波司登公益基金会是国家民政部直属管理的非公募基金会,2011年12月由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出资5000万元设立。基金会致力公益慈善事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扶贫济困之传统美德,开展扶贫济困、抚孤助残、赈灾救援等公益慈善捐助工作。历年来波司登集团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8亿元,将波司登的爱心和温暖撒播到了全国各地。

 

上上电缆连续13年入选“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

  据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信息发布会传出的信息,江苏上上电缆集团连续13年入选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位列第33位。据统计,自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榜单发布13年以来,连续上榜的企业仅有28家。在入围门槛有所回升,企业规模再创新的竞争背景下,上上电缆连年上榜,实力倍增。未来,上上电缆将继续秉持“精、专、特、外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作出更大贡献。

 

 

【调查研究】

 1.5万家服装厂因“共享工厂”彻底翻身

  共享经济方兴未艾。现在一种以“分享产能”、“共享工厂”的新型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兴起。

  共享工厂的本质就是定制和外包!如今是个性化需求的时代,消费者开始引导供应链。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消费者的主动权变大了!

  这其中也将诞生无数大机会,但是要想发现这些机会,就必须搞懂其中的变化逻辑。

1.5万家服装厂彻底翻身!

  传统工厂都死在哪里?

  比如对于一个传统制衣厂来说,一天满负荷生产量是2000件衣服,如果一天生产量低于500件就会亏损,但是生产总是分淡季和旺季,比如夏装款式已完工,秋装订单还没开始,这其中的间隙就是工厂最难熬的日子,一个月算上支付工人工钱要亏损20多万元,而且这种空档期加起来占全年的近半时间。

  根据新华社杭州的报道,现在,一种以“分享产能”、“共享工厂”的新型生产模式在全国各地兴起。

  比如一家位于浙江桐乡的羊绒制品工厂,是当地第一家接入互联网的工厂,加入1688的淘工厂平台后,主要为小型网店加工毛衣,版型都是设计图拍照过来,虽然刚开始接入商家的订单都是小单,一批只有20件至30件。但是开机率从以前的60%能达到现在的90%以上!并且一条生产线可以加工好多个品牌!淡季也能做到扭亏为盈!

  该工厂于是又在平台上和周边9家企业抱团发展,成立了“虚拟联合工厂”,统一接单,集中打样,再按照每家工厂的生产情况分配单量。接到无法消化的订单,共享给其他订单匮乏的工厂。

  “我们实行‘谁的机器在空闲、谁有档期、谁去做’模式,还可以避免延期交货的问题。”当地很多工厂也纷纷联动了起来,这种做法让那些淡季生产停滞的工厂根据情况调节生产能力。简而言之,互联网让它们的需求多元化了,也就不存在淡季和旺季。

  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1688淘工厂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1.5万家服装工厂开始转变生产方式,覆盖了全国16个省份。

实体生意的逻辑彻底变了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做什么都不赚钱的时代,而从现在开始,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

  共享工厂的到来,将让中国实体产业彻底翻身。共享经济,也让中国所有的商业逻辑都被推倒重建。这其中也将诞生无数大机会,但是要想发现这些机会,你必须搞懂其中的变化逻辑,今天水木然就给大家尽兴一个系统的分析!

  1、生产决定消费

  从经济角度来讲,社会上只有两种人:“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里,产品是“生产者”说的算,“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需求决定买或者不买。比如厂家往往因为无法低成本地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

  这种生产并没有深入了解、统计、整合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是和研发设计等环节分离的。生产者只关心订单的批量和规模;销售环节则只顾销售额,也不会过多关心消费者的需求。

  既然是和消费需求脱节的,就不可避免产生库存和压货,而库存和压货是吞噬厂商利润的黑洞,也是商品价格难以下降的拦路虎。

  压货和库存是利润的天敌,中国零售商品的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5倍,眼镜、珠宝、奢侈品零售价往往是成本的百倍,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就是层层库存、压货加价和终端零售成本高昂造成的。

  以服装行业为例,像七匹狼、柒牌、李宁等等这些传统企业,在辉煌年代营业额可以达到几十亿。他们的优势就体现在生产能力和渠道方面,生产线一开就是十万条,渠道也很强大,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通过分销商向零售商去铺货,再依靠在央视上的广告效应,可以迅速占领全国市场,这就是传统优势。

  在以前,如果我们看谁穿了一件漂亮的某品牌衣服,会问“你哪儿买的,我也去买一件”。而现在,如果一个女孩今天刚买了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穿出门却发现跟别人撞衫了,就会感到郁闷:她怎么跟我穿的一样呢?于是回去就把衣服扔在家里了!也就是说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变了,如今是个性化需求的时代。

  这种变化从是人们开始寻找自我开始,个性化是下一个时代的开端!

  2、消费决定生产

  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恰恰顺应了这种变化。它正在实现“制造业”和“信息化”高度融合,诞生出C2F(顾客对工厂)模式:工厂可以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每一个消费者需要的东西!

  所以,这是一场“消费关系”的大解放。未来的消费关系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这是一个逆向生产的过程。整个社会的供应关系被摧毁重建,经济的任督二脉正被逆向打通。

  未来的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费者是谁,并且知道这件产品的标准是怎么样的。而生产商之间比拼的不再是价格,而是谁能最先对接到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完成消费者需求的精准程度。此时,不会有库存,也不会有恶性竞争,行业更进一步细分化,新的供应关系正在形成!

  也就是说:今后是“消费者”决定生产,而不是“生产者”(包括工厂老板、设计师等等)决定生产!

  对于企业来说,以前思考的问题是:“做我能做的”,今后思考的问题是:“给他想要的”。

  在未来,一切“社会财富”都是消费所带动的,中国正在进入“按需生产”阶段。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虽然在世界上流行了近200年,如今才真正实现。

  中国经济的供应关系也发生了大逆转。因此这些生产、营销、渠道和盈利模式都变化了,也就是说传统的消费理论和经验都统统失效了!

  这一轮经济危机,其实是一场社会大洗牌,中国必须淘汰那些落后又粗放的生产型企业。对于那些粗放型的生产企业来说,如果搞不懂这个逻辑,再精细化的管理,再先进的机器,也是枉然!这些企业遇到的不是冬天,而是绝境。

  未来如何做大一个品牌?

  1、生产环节

  比如很多工厂都是先拿订单再生产,各种预售、众筹等模式都是这种逻辑,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即使是一件单品,传统企业开工就是10万条!但是在如今这种共享工厂的模式下,却可以将一件单品从100件起做。如果这件单品不适合消费者口味,损失最多是100件,而传统品牌的损失就是10万条!

  笔者认为:“共享工厂的本质就是定制和外包!”消费者开始引导供应链,这条链条的起点是消费者发起需求,由此形成定制,然后经历层层外包,分解性生产,再有物流快递送到相应的地方。

  再结合文章开头提到那个工厂分包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公司做大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台化。

  平台化的本质就是商业从“竞争”时代跨入到“大协作”时代。

  2、市场环节

  由于新供应链的形成,产品试销将是很好的手段,你可以选择在电商平台进行试销,如果试销得到的反馈是非常成功的,OK,立刻开始做大批量生产。通过消费反馈,我们可以精准地推算出市场需求量有多大,然后再给下游供应链下定单。而这个时候你基本上没做什么投入,这就是所谓的“轻资产”模式。

  谁都不必先把钱压在某个环节,当产品进入到周期性运作之后,再去做运营规划,进入常态化,于是一个新品牌就诞生了!

  笔者认为:从大订单模式走向小订单生产,才是传统企业出奇制胜的关键,柔性化、定制化、个性化是未来生产的三大关键词!

  传统的零售比较复杂,包括:直营、加盟和线上,属于混合渠道,彻底解决零售的问题,必须做到三店合一、同款同价,要破除层层批发,和不同渠道不同价的问题。

  而未来的新零售应该是制造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协调供应商把产品生产出来,统一制定好零售价格,价格必须做到全国统一、线上和线下统一,然后商品通过各种渠道卖给消费者以后,再根据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关系分摊成本、分配利润。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一个新经济业态:网红经济。

你也可以做网红

  传统生意确实越来越难做。生产的产品无论好与差,实在是太多了,有的达到泛滥的地步,要想把好产品销售出去,真的很困难。即使一个产品如果创出了知名度,就会有冒牌出现。

  但是,网红经济为何会那么火呢?这是因为崭新的“消费关系”正在形成一个三方关系:

  1、生产商是指:经营生产环节,以生产产品为核心的,比如工厂。

  2、流通商是指:经营产品的流通环节,以渠道为核心的,比如快递公司。

  3、消费商等是指:经营消费者的环节,以引导消费者购买为核心,比如自媒体、网络大V、主播、网络红人、模特等。

  网红就是这样诞生的,它取代的其实就是传统经销商。

  现在,每一个生产商都在想着这件事:如何拥有并锁定消费者?经济活动的重心已进入消费者这一端,谁能拥有并锁定消费者,成了关键的事。

  这方面之前是依靠传统经销商,他们虽然曾主导和经营市场,当然也需要大资金去拿货,而如今已经被淘汰。那些拥有大量粉丝的人,只需把使用产品的效果分享给更多的人,就可以影响消费。甚至做的再大一点,可以联合粉丝向厂家定制产品。

  他们成了锁定消费者的一种渠道,所以淘宝直播帮助很多淘宝店实现了成功的引流!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消费者的主动权变大了!

开发自己的产品

  身为一个普通人,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听起来是那么不可思议。的确在传统的商业里,我们很难变成一个“生产者”,而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这种机会。

  “假设你有一个设计的创意,你很兴奋地把新设计绘制出来,之后你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的粉丝够多,你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粉丝们着实惊叹一把;即使你还没有那么多粉丝,如今越来越多在线设计社区或创意商城,都是让有想法和创意的人在这里注册、交流、讨论,形成聚集群,你也可以把作品图片放在上面的上个人主页上。

  然后,当有粉丝或者网友看到喜欢的作品,他们就可以直接下单,这时你就可以联系那些具备定制化能力的工厂了!

  放眼四望,这种先有订单再有服务的消费关系已经彻底进入我们生活。消费者下订单再也不受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提高管理效率,比如打车、叫外卖、洗衣服、美甲、预订酒店、订车票和机票,都是先有消费,通过平台下订单,然后再有平台做出响应,由“生产商”(广义上的)来向我们提供服务。

  笔者认为这就是以定制为内核的时尚品牌,它将随着95后逐渐成为购物主力而更具竞争力。而同时,如果有消费者真的很喜欢,还可以点击一键分享,发到自己微信朋友圈、微博、公众账号、直播平台等等,吸引更多购买,他应该拿到分享之后产生购买的相应分成,这也是移动电商的核心价值,你的品牌也得以成长。

  这就是从创意到产品的过程,互联网帮我们解决了信息和渠道的问题,这必将引起一场个性和兴趣的解放,包括我们个人价值的实现。

中国的好时代才刚开始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人悲观,有人奋起。悲观的人认为中国开始做什么都不赚钱,因为所有商业逻辑都被推倒。

  奋起的人看到了商业重组的希望,认为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从头再做一遍!所谓“无破则不立”,“危机”二字的真正含义是“危险 机会”。

  商业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不要再为你的过去的成功而骄傲了,也不要为你过去的失败而气馁,未来属于每一个勤劳、智慧、携带正能量,而又大胆迎接变革的人!

  来源:正和岛

 

 

 

打印
主办: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 江苏省乡镇企业家协会
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8号河海大厦2楼 邮政编码:210024
联系电话:025-83205664 83750941 83750942 传 真:025-83205664 邮箱:Jsnpec@sina.com
版权所有: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 苏ICP备12011549号-1 技术支持:chem960化工网 免责条款